“麦麦高铁中国亏了40个亿!”2018年,德日听闻后,暗暗庆幸当初果断放弃。没想到之后沙特对中国的回报,却让他们眼红不已! 当时沙特阿拉伯决心投资600亿美元来修建一条贯穿其国土的480公里高铁——被称为"麦麦高铁"的超级工程。 面对如此庞大的投资金额,全球顶尖工业国家纷纷摩拳擦掌,派出了专业团队前往实地勘察,中国虽然当时的高铁技术并不算很成熟,但同样派出了专家团队前往勘探,抱着一试便知的心态,总比什么也不做要强。 事实上,要在这片广阔无垠、炎热干燥的沙漠之中建造一条高铁,困难可想而知,正是由于这股恐怖的艰巨程度,各国顶尖工程团队在进行现场勘察后,无不黯然离场,就连工业强国美国看到当地环境后,也惶恐不安地打起了退堂鼓。 他们深知,在这片赤日炎炎的地狱之中,要征服的不仅是沙漠的地质条件,更有肆虐的风沙和酷热的高温,白天最高温度可达53摄氏度,就连机械设备都难以正常工作,更别提人力了。 就在各路英雄无一例外地望而却步之际,中国工程师们挺身而出,自信地表示:"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够完成这项工程!"虽然当时的中国高铁技术也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凭借中国工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丰富施工经验,他们对此充满了信心。 然而,即便有足够的底气,修建工程的实际情况也远比想象中更加糟糕,首先就是需要彻底解决地基问题,在这片松软无比的沙土之上,不仅地基无法稳固,就连行走都得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可能陷入流沙窘境。 为了让地基坚如磐石,中国工程师们使用了"振冲挤密"技术,将路基沙土压实成了坚硬的沙砾层,同时他们还运来了成吨的砾石和岩层,将其作为底基层压实在沙土之下,为整个路基增加了足够的承重能力。 接下来就是防风沙的问题了,在这片沙漠之中,飞沙走石可谓是家常便饭,如果不加以防范,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就足以将刚刚修建的道路完全掩埋,长此以往,铁轨也必将遭到无情的风化侵蚀。 因此,中国工程师们在铁道两侧开挖了深深的沟壑,用以隔绝路面的风沙;同时在轨道两侧还预留了将近40米宽的平台,方便暂时存放吹来的流沙,为进一步防风固沙,他们还在铁路沿线专门种植了一批耐旱植被。 当地基和风沙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中国工程师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恶劣的高温环境,白天最高温度达到50多度,夜间温度又会骤降,这种极端的温差对工程材料无疑是巨大的考验,一些进口材料在这样的环境下根本无法使用,甚至会产生开裂或变形。 为了应对昼夜温差巨大的问题,中国工程师们专门开发了一种新型耐热耐冷的工程材料,解决了材料在高温下失效的困扰,同时为了避免白天过于酷热,工程队伍不得不采取"两班倒"作业制,利用夜间时间加班赶工。 如此种种的艰难越挠,本已预算600亿美元的工程款用得几乎所剩无几,中国工程团队痛下决心,决定暂时撤离沙特,先在国内的新疆沙漠进行为期半年的实地模拟实验,争取在建设方案上多一些经验积累。 果不其然,半年后中国团队重新返回沙特,工程进度终于步入了正轨,然而,就在工程将要竣工之际,中国团队又收到一纸最新的决算报告:为了完成这座世界上第一条贯穿沙漠的高铁,中方亏损高达40亿美元! 这个天文数字令外界哗然,那些当初对中国工程实力表示怀疑的国家,如今更是纷纷落井下石,指责中国是"冤大头",做了一笔赔本买卖。对此,中国工程师们自己也感到十分无奈和遗憾。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中国政府对这笔巨额亏损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反而在沙特高铁正式通车之后,沙特方面主动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补偿方案":未来5年内,麦麦高铁的全部经营权将无偿移交给中国方面! 毫无疑问,借助麦麦高铁这座"摇钱树",中国所亏损的40亿美元将很快就能收回,而更重要的是,凭借这个超级工程,中国在沙特赢得了无与伦比的声誉和地位,也让整个世界看到了中国在高铁建设方面的非凡实力。 这些跨国高铁线路不仅将各国的友谊之路延伸至更远,更让世界瞩目了中国高铁技术的实力,对于中国来说,在展示综合国力的同时,更是为全球化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机遇。 信息来源:央广网 2018年9月17日关于“世界首条时速360公里沙漠高铁完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