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抗美援朝停战谈判时,美国派出了5名谈判高手,我方正不知该派谁去谈判时,毛主席直接

抗美援朝停战谈判时,美国派出了5名谈判高手,我方正不知该派谁去谈判时,毛主席直接点名一人,并且说:吵架他可从来没吃过亏! ( 信息来源:2007年05月10日 凤凰资讯——《李克农:朝鲜停战谈判中的“隐形巨人”》 ) 1951年,朝鲜战争已持续一年有余,战火纷飞的硝烟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浴血奋战,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美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在实战中屡战屡败,伤亡惨重,眼看军事手段难以奏效,美国政府决定改变策略,试图通过谈判达成停火。   消息传到中央,毛泽东主席当即做出决定:此次谈判,非李克农莫属,在他眼里,李克农不仅是出色的军事指挥员,更是一位善于谈判的外交家,正如主席所言:“吵架他可从来没吃过亏!”   李克农究竟是何许人也?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投身中国革命,先后参与领导了八七会议、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重大事件。   抗日战争时期,他又长期在党的秘密情报系统工作,是周恩来总理最信赖的助手之一,多年的革命生涯,锻造了李克农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谈判技巧,主席之所以选择他,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与中方相比,美方谈判代表团可谓重兵压阵,除了派出四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外,他们还委以时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的白善烨将军全权负责。   更有一个百人咨询团队随时待命,为谈判提供各种情报和建议,面对美方如此阵仗,中方在人才储备上的确有些不足,但有主席和总理的英明决策,有李克农的智慧指挥,我们对谈判的结果充满信心。   谈判伊始,美方代表就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姿态,对中方提出的任何建议都不屑一顾,僵持之下,谈判陷入了僵局。   关键时刻,李克农发挥了自己的过人智慧,他指示中方代表要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只要我们坚持原则,不卑不亢,美方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李克农的判断一针见血。   李克农的战术很快见效,在一次谈判中,双方僵持不下,会场内鸦雀无声,整整持续了132分钟。   关键时刻,中方代表团向李克农求助,收到纸条,李克农面不改色地写下六个字:“坐下去,莫言语。”在李克农的指挥下,中方代表纹丝不动,最终逼得不耐烦的美方代表率先离席。   李克农用自己沉着冷静的风格,狠狠挫伤了美方的锐气,为了给傲慢的美方一个教训,他又设计了一次声东击西的战术。   新一轮谈判开始时,中方代表突然集体迟到,等美方代表们在会场干等了半天,中方代表姗姗来迟,却只草草提出诉求,便又匆匆离场,把美方晾在了一旁。   李克农不仅是出色的谈判专家,更是政治工作的行家,他深知,中朝团结至关重要,为了让朝鲜将领放下对中国人的疑虑,他废寝忘食地做工作,用真诚换来了朝方的信任。   每当志愿军将士们士气低落,他都会亲赴前线慰问,为大家加油鼓劲,虽然李克农只是幕后策划,但对停战协议的最终达成,他功不可没。   谈判桌上,李克农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金日成曾亲自赠送朝鲜民族服装给李克农夫妇,还多次邀请他们合影留念。 两年的谈判,对一个人的意志是巨大的考验,为了国家的利益,李克农几乎丧失了全部的个人生活,无法经常和家人团聚,是他内心最大的痛楚,更让他悲伤的是,就在谈判最艰难的时候,年迈的父亲去世,可李克农竟无法回国奔丧。   但他深知,个人利益比起国家利益,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李克农把所有的苦痛埋在心里,又一次投入了谈判,这正是无数革命先烈“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崇高品格,是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独立自由,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在李克农的策略指挥下,中朝代表团在谈判桌上扬眉吐气,经过两年的唇枪舌战,“朝鲜停战协定”最终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   当新闻播报员激动地宣读出这一消息时,所有人都禁不住热泪盈眶,虽然李克农只是一名幕后英雄,但没有他的智慧和奉献,就没有最终的胜利,正如彭德怀将军所言:“小李同志在朝鲜,确实下了一番苦功夫。”   回首历史,我们更要缅怀先烈,李克农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什么是共产党人的胸怀?就是像李克农一样,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为国为民甘作“铺路石”。   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更需要这种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色江山,我们一定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