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表哥是飞强五的,后来提前转业了,据他说和此机型的安全性有关。
没办法,当年强五是用歼6改的,本应该强调低空性能的对地攻击机,气动外形是直接用的适合高速的大后掠翼,仓促上马能能研发列装这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时改两侧进气,当时整个部门都被批判说长了个西方的脑袋苏联的屁股,两头不落好,设计人员思想有问题,就这个破事都折腾了两年。
别忘了当时沈飞的歼六甲都没搞明白,生产了几百架质量不合格被部队退回,能搞出强五这种产品已经很不错了。
飞机上的东西改进稍微一大就和重新设计没多少区别。真以为只给技术资料会仿造你就能短时间融会贯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光这一点都要自己摸索几十年。
当年五爷的设计初衷及思想是当年面对苏联掌握制空的前提下带核弹“单程”高速突袭苏联装甲洪流和集结地,没想过要回来。
其实中国到现在也没有专门火力舔地的固定翼攻击机,因为无人机的井喷发展,也就没有开发类似A10苏25这种新款的必要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