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5年,美国飞行员蒂贝茨45秒内就杀死了14万日本人,甚至在一次采访中,蒂贝

1945年,美国飞行员蒂贝茨45秒内就杀死了14万日本人,甚至在一次采访中,蒂贝茨更是坦率地说道:“我丝毫不后悔在日本投下原子弹,我每天晚上都睡得很香。”   作为一名飞行员,蒂贝茨从军多年,可谓是英勇善战,然而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在1945年的某一天,他将亲手投下一枚彻底改变世界格局的“大杀器”。   信息来源(2007年11月03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广岛丢下原子弹,我终身无悔》 2007年11月03日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在广岛投下原子弹飞行员去世 从不后悔当年举动》) 1945年8月6日,蒂贝茨像往常一样来到机场,准备执行一次“常规”轰炸任务,可是当他走近那架艾诺拉·盖号轰炸机时,才知道今天的目标地点不同寻常——是日本本土的广岛市。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要投掷的可不是常规的燃烧弹,而是一种全新的“奇兵利器”——当时绝密的原子弹!蒂贝茨虽然作为飞行员也参与过不少大规模轰炸行动,但对这枚号称“小男孩”的原子弹可是一无所知。   他们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这样带着未知的恐惧,将这枚终极武器投掷向了广岛上空。   托着操纵杆的手掌在轻微颤抖,机舱内一片死寂,蒂贝茨回忆说,当时他们都在暗自祈祷,希望自己和日方平民都能被上天保佑,就在这时,广岛上空骤然出现一团耀眼的火球,将整个都市笼罩在白色的恐怖之中。   至于当时广岛到底有多少平民死伤,蒂贝茨说他根本无从统计,但最保守的数字也在14万人以上。   “我完全没想到原子弹会造成如此惨烈的后果。”蒂贝茨如实说,“当时我只是服从命令,并且坚信这样可以最快结束战争。”   正如蒂贝茨所料,投下这一终极武器后,顽固的日本终于在三天后再次吞下了一枚原子弹的"恶果",这才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也就此结束。   可就在战争尘埃刚刚落定,蒂贝茨就陷入了漩涡般的质疑声浪之中,日本人首先站出来,大肆渲染他们在广岛和长崎的“无辜伤亡”,要求蒂贝茨在军事法庭上下跪道歉。   作为直接施行者,蒂贝茨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只不过,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蒂贝茨并没有对此耿耿于怀。   争议由此愈演愈烈,但蒂贝茨还是旧习难改,习惯性地回到了自己平凡的生活当中,白天他和朋友打牌聊天,晚上则是酣然入梦,每当有人问起他是否因投下原子弹而夜不能寐,他都会笑着回答:“我从来没有这方面的苦恼,每晚都睡得很香!”   就这样,蒂贝茨活到了92岁高龄才离世,临终前,他依然身体硬朗,而且特意要求不要给他办任何丧礼或树碑立传,他只希望骨灰被撒向英吉利海峡,因为那是他二战时最喜欢飞过的地方。   纵观蒂贝茨的一生,其实他并非什么滥杀无辜的暴徒,而是执行了一次不得已而为之的军事决策,他在担任投弹飞行员之前和之后,都曾多次参与对日本本土的其他轰炸行动。   当然,针对投下原子弹这一事件,我们现在也很难给出一个是非判断,因为这枚“人类历史上第一枚战争使用的原子弹”虽然给日本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但也为止住了那场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   所以蒂贝茨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以为耻的,他在临终前不但没有对投弹这件事后悔,反而开始积极呼吁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成为一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这种巨大的转变,正说明蒂贝茨并非是个嗜杀成性的暴徒,而是一个曾被战争蒙蔽了双眼,但最终觉醒并追求和平的理性人,他的一生,见证了军人对上级命令绝对服从的一面,也折射出战争的残酷给人类带来的深刻反思。   反观今天,和平稳定已成为全人类的奋斗目标,但历史的回响仍会时常将我们拉回那个残酷而又纠结的年代,引导我们反思战争的殃及池鱼,呼唤全世界共同弭平历史遗留的创伤。   这或许也是蒂贝茨临终前那个看似平凡却意味深长的遗愿:他不需要哀荣,只希望自己永远融入和平的大海,不再有战火肆虐,不再有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