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56年前,吉林一个农民挖地窖,突然挖到一条黑蛇,他一个锄头下去,黑蛇竟然纹丝不动

56年前,吉林一个农民挖地窖,突然挖到一条黑蛇,他一个锄头下去,黑蛇竟然纹丝不动,仔细一瞅,原来是根镶满各种宝石的黑棍子。 时光回溯到1968年的吉林榆树市刘家乡。那一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 当大雪初降时,一位妇人焦急地唤醒正在午睡的老伴:"快起来,该挖菜窖了!若是再拖延下去,只怕就要挨饿过冬了。" 望着厚厚的雪层,老汉也感到了冬天将至的威胁。他起身挖起了砍刀,向院子里的一块空地走去。 老伴手把手地指导他将土壤一层层掘开,一直挖到半人多高时,一个黑色的硬物突兀地映入他们的眼帘。 "看见了吗,就是那块大石头,堵住了我们的菜窖口!"妇人本以为终于找到了绊脚石,却没料到那竟是件中空的器物。 老汉好奇地蹲下身去仔细观察这个"石头",随即陷入了极度的困惑与惊恐:"这...这怎么像是条大蛇呀?不过它的颜色已经黑糊糊的了。" 妇人也不禁凑了过来:果不其然,那"石头"的造型竟是蛇身上冠有一个蛇头雕像。这可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他们俩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事物。 形形色色的猜测在两人心底掠过。老汉小心翼翼地将"蛇首器物"完全从地下刨出,这才终于看清它的全貌:原来这头蛇的双眼处竟然镶嵌着闪闪发亮的红宝石,整个蛇身更是雕刻无比精美,分毫毕现。 随着时光的流转,褪了色的金属已显现出狰狞的青铜古色,但清晰可见的是那别致的花纹图案以及"张牙舞爪"的威武姿态。 这样一件稀世珍宝,自然不是村里的普通人家能经常瞧见的。 老夫妇瞬间明白了它的价值连城,可却也同时陷入了两难的纠结之中:要是将它私自处理掉,他们这一生就可以衣食无忧了;但若是因而惹上法律官司,那可就不堪设想。 一时之间,夫妻俩只能暗自决定,就先把这东西留在家中,不让他人知晓。 第二天一早,老伴精心将"蛇首器物"包裹在一袭破旧的白布里,然后同老汉一道前往远近闻名的那座古玩市场,想寻一位懂行的老者做个评估。 一路上,他们时刻谨慎地注意着四周的动静,更是特意选择了秋日祭扫而熙熙攘攘的街景,以求隐藏于其中。 进了古玩市场后,夫妇二人开始挨家询问,终于在最大那一家古玩店前停下脚步。待老板问及所需,他们便从包裹中取出了"蛇首器物",双双低声央求对方鉴定一番。 老板闻言,面色凝重地将那金属器物在手中仔细端详:上上下下地照着光打量、用放大镜体察花纹,还细细地摇晃听其声响。老夫妇屏息以待,暗自祈祷千万不要是什么坏东西惹祸上身。 半晌,老板将"蛇首"放在桌上,以虎躯一震地嗓音对二人缓缓说道:"这乃国家重要文物!乃是2000多年前东汉时期制作的一种名为丙午神钩佩饰,背后更刻有'丙午神钩,君必高迁'八个大字,寓意祝君步步高升。 整件器物更是通体打造,周身纹路皆是高明的鹰身浮雕,镂空蛇眼则镶嵌着泰国红宝石!这绝对是远近罕见的国之瑰宝,我先前竟也未见过如此出众的文物!" 听罢此言,老夫妇不禁惶惶然打了个哆嗦。他们本只以为是远离尘世的珍品,哪知竟是如此珍贵的国宝?而且在这宝贝被发现前,可是已经埋藏于地下长达两千年之久了! 顿时,他们满心的小九九不安与阴暗的小算盘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只有虔诚的敬畏之心。 很快,店主便开口引导他们如何处理这一重宝:"依我看,这珍品决不能被私自转卖,否则即便真金白银也难逃法网。老两位应当立即上缴国家,交由专家保管才是。我手头就有当地文物局的电话,但愿老伴们珍重考虑一二。" 几番权衡之下,老夫妇终于作出正确的决定:他们要将这件国宝尽快移交给国家。于是老板便当即拨打了电话,向文物部门汇报了情况。 不到一小时,一支专业的考古队就赶到店内,对"丙午神钩"进行了现场勘验鉴定。 经过一番反复的检验与比对,鉴定结果无疑地印证了老板先前的说法:这件神钩不但制作工艺超卓,而且保存状态堪称完整无缺,实属罕见。 考虑到其历史价值,丙午神钩最终被专家们一锤定音,将归属于国家,永久收藏于吉林省博物院内。 对于那对年迈的农民夫妻来说,能够"无心插柳"获此重宝,着实是前所未有的好运。除了国家给予适当的补偿和奖赏之外,他们更是避免了因贪念而陷入囹圄的潜在风险。 如果没有店主及时提醒辖制,只怕他们就会葬送这份宝贵的发现了。 而在吉林博物院里,如今这件丙午神钩被妥善地保护在透明的玻璃柜中,成为了参观游客们瞩目的焦点。 它就像一道耀眼的珠穆朗玛峰,高高在上地矗立在历史长廊的顶端,见证了人类文明在东北这片广袤土地上悠久绵延的足迹。 信息来源:中华遗产

评论列表

左派
左派 31
2024-06-12 16:06
1968年有古玩市场,这不是胡说八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