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鬼附身?2000年1月,哈尔滨一26岁的小伙子意外去世,心脏被移植给了一个年近六

鬼附身?2000年1月,哈尔滨一26岁的小伙子意外去世,心脏被移植给了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汉。自从接受了这颗年轻的心脏,老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把家人都吓坏了。当家人向医生描述杨孟勇的变化时,医生们也被惊呆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真实信源:央视网.六旬老汉接受心脏移植后性格大变.2008.02.06 杨孟勇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嫁他人,小杨孟勇就这样无依无靠,只能跟着叔叔一起逃荒来到了黑龙江的北大荒地区。 在那个粮食匮乏的年代,杨孟勇经常遭到别人的欺负和歧视,他渐渐养成了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的个性,直到16岁,杨孟勇被分配到农场务农,才结识了妻子李广平,两人一见钟情,在19岁那年结为夫妻。 可婚后不久,两人就发现彼此在性格、爱好和生活习惯上存在重大差异,杨孟勇内向寡言,李广平则活泼开朗;杨孟勇喜欢安静,李广平热衷社交,因为这些分歧,他们的感情日渐疏远,生活也变得冷淡。 1980年的一天,杨孟勇突然心绞痛发作,晕倒在农场的地里,送往医院检查后,医生判断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如果不尽快接受治疗,生命恐怕只能维系一年,唯一的救命之道就是进行高危的心脏移植手术。 面对生死存亡的抉择,杨孟勇一度放弃了治疗,不过妻子李广平却在一旁苦苦哀求,她愿意付出一切代价保住丈夫的生命,在妻子的再三恳求下,杨孟勇最终同意进行手术。 手术的风险极高,因为当时杨孟勇已经57岁,远超心脏移植手术的最高年龄限制55岁,可就在手术准备进行的20天后,医院传来了喜讯,已为杨孟勇找到了一个26岁脑死亡青年的心脏作为"供体"。 2000年1月14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杨孟勇进行了这场艰难的手术,6个多小时后,杨孟勇终于平安"换心"成功,成为了当时全国年龄最大的"换心人"。 从手术醒来到出院,杨孟勇就没感到一丝疼痛,恢复速度之快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令人更加意外的是,不久之后,杨孟勇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他的性格发生了180度大转变,原本冷漠寡言的杨孟勇,变得活泼开朗、细腻善感,诗词兴趣更是如获新生,短短3个月,他就创作了一部诗集,诗作之多之精彩,令人瞠目结舌,此外他的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在家里常常无故发火,让妻子李广平操碎了心。 而杨孟勇的日常生活习惯也与过去判若两人,过去他一贯懒散、邋遢,现在却很注重个人形象了,过去他向往安静,现在却变成了运动健将。 除此之外,杨孟勇的饮食口味也发生了改变,过去他最爱吃鱼和土豆,现在却对它们敬而远之,反而对儿时最讨厌的零食如今爱不释口,妻子李广平无奈地说:"他现在简直就是个'老顽童'。" 这些改变让杨孟勇感到十分困惑,他一度以为供体心脏中蕴含着什么未解之谜,或许存留有前主人的某些记忆,不过医生和心理学家分别从医学和心理学角度给出了解释。 医生认为,杨孟勇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一是从病痛中解脱后对生活有了新认识;二是器官移植后可能会出现"细胞记忆"现象,影响个体的性格;三是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进而引发情绪波动。 而心理学家的解释则是,杨孟勇对手术后的变化进行了潜意识上的预期,认为一个年轻人就应该拥有年轻人的行为举止,从而导致了性格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不过,无论原因如何,此次心脏移植不仅救了杨孟勇的命,也挽救了他濒临破碎的婚姻,重获新生的杨孟勇突然意识到,妻子李广平这么多年一直在默默付出和包容。 重获新生后的杨孟勇,不但身心健康焕然一新,也在努力弥补这些年对妻子的亏欠,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根据自身的"换心"经历撰写了多部长篇小说和一部电视剧剧本。 时至今日,年过80高龄的杨孟勇早已超越了换心手术后平均10年的存活期限,实属罕见,遗憾的是,一直到最后,杨孟勇也没能得知供体心脏的前主人是谁,但他似乎也释然接受了这个谜团,毕竟重要的是自己获得了重生,也重拾了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杨孟勇的经历折射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患难识人心,患难见真情,正是妻子李广平多年的包容与付出,让这段濒临破裂的婚姻最终弥合重生,攫取了新的生机,只有用心去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生活才会永远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