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16年,四川简阳一农民在迁祖坟时,挖出了一个装有祖先骨骸的青花瓷将军罐!专家

2016年,四川简阳一农民在迁祖坟时,挖出了一个装有祖先骨骸的青花瓷将军罐!专家劝他上交国家。 在中国古老的丧葬习俗中,将亲人安葬入土是最高的祭奠方式。后人对祖坟是不可侵犯的,一般是不会轻易动祖宗的墓地的。但有时由于特殊原因,部分祖坟不得不被迁移。 2016年,成都市新建一处机场,工程占地需要将周边村落的部分祖坟拆迁。简阳县城附近的杨庆家族,就是其中需要迁坟的村民之一。 经过家族长辈的商议,他们决定在一个黄道吉日,将祖坟迁往新的安息之地。 农历三月初八,阳光正好。一大早,杨庆和几名男丁就来到了简阳郊外的祖坟前,准备开工。几人轮流使用锹铲,在坚硬的土层中挖掘。 一个多小时后,工人们仍然看不到棺材的踪迹。就在大家都快放弃希望时,一人的铲头突然砸到一个坚硬物体,发出'铮'的一声脆响。 仔细挖开周围的泥土后,映入眼帘的竟是一个造型奇特、描绘着精美青花纹样的巨型瓷罐。仔细一看,罐内已被填满了骨骸和泥沙。 确认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后,发现者不禁手足无措。很快,消息传到了当地文物部门,一支专家组火速赶到现场。 经过专家初步鉴定,这件青花描金的巨型瓷罐堪称一件稀世珍品:它很可能出自明清时期御窑之手,造型独特、画工精湛,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鉴于其内装有祖先遗骨,专家组建议杨庆一家要尽快将它上交国家,由专业机构妥善保管、珍惜利用。 这一下子,杨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困境。对于普通农民来说,祖坟是不可侵犯的禁地。就连为建设而不得不搬迁坟墓,都已是对祖先极大的不敬。 如今,竟从祖坟里挖出了装有先人遗骸的国之重器,无疑是对祖训的一种僭越和冒犯。 另一方面,这件瓷罐毕竟是国家的宝贵文化遗产,应该受到妥善保护并供后人观赏和研究。 可如果上交国家,意味着要将祖先的遗骨从安息之所迁离。这在传统观念里,无疑会给家族带来许多不祥。 与此同时,这件事在村子里很快就传开了。一些守旧的村民开始谩骂杨家人,指责他们是对祖宗不敬。为了家人的安全着想,杨庆不得不再三斟酌。 经过反复思考,杨庆终于下定决心。作为后人,珍惜祖训固然重要,但对于国家文化遗产,同样也负有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毕竟,祖先用鲜血凝铸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如果连自己祖先遗留的文物也要私自据为己有,岂不是有违先人的遗嘱? 于是,在准备工作之前,杨庆焚香拜祭,向祖先叩拜忏悔,希望能获得先人的理解和原谅。随后,他请来当地一些殡葬师,小心翼翼地将祖先的骨骸从瓷罐内移出,重新安放于新坟之中。 直到完成了所有的仪式后,杨庆才将那件令人垂涎的瓷器拿给了专家们。对此,四川文物局对杨庆一家人的举动给予了高度赞誉,并适当予以了物质奖励。 杨庆家勇于做出上交国家宝贵文物的决定,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很多人都为他能做出如此不易抉择而钦佩。 实际上,这件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反思。如何在坚持祖训的同时,又能保护好国家文化遗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但永无解答的命题。不过,杨庆所做的努力,恰恰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到了一个平衡点。 一方面,杨庆用行动诠释了对祖先的虔诚;另一方面,他也体现了对国家文物保护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杨庆始终坚信,尽管祖先的遗骨已经离开安息之所,但他们的魂灵一定会理解自己这份用心良苦,并继续在天之灵护佑着后人的一切。 正如他所说:"我们的祖宗都是英明的人,他们是不会怪罪我们的,他们只希望我们好好生活、兴旺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村民迁祖坟挖出青花瓷坛 疑为清代民窑》

评论列表

青草
青草 1
2024-06-10 16:40
文物鉴定专家对文物拥有者有一句统一语言——上交给国家吧。请问文物鉴定专家,你手上有多少古代文物?你有没有上交过给国家?那怕上交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