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记者提问,中国考虑解除对日海产品进口?我发言人3句话回应。 居心叵测的日本记者,拿中国的生态环境报告做文章,提了一个“陷阱问题”,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如何回复! 在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域外国家的媒体记者,剑锋插针的能力不是一般地强,总会提一些颇有“陷阱”味道的问题。 比如在6月6日的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一名日本记者就再度提到了中国对日本海产品的禁令问题。 近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一份去年的《生态环境报告》。这份报告中显现,中国近海海域的海水和海洋生物中,未见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异常。 就是这份报告,让居心叵测的日本记者有了钻空子的机会。 日本记者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一,这是不是意味着日本排放“核处理水”,对海洋生态环境并没有造成影响;二,既然没有影响,中方近期内是否会考虑解除对日本海产品的禁令。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回答是或不是都不对的“陷阱问题”。 说白了,就是日本记者给中方挖了个“大坑”,中方不管怎么回答,最后都得跳到这个坑里,看上去真的是很有难度。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着回答一下看看,如果按照日本记者的提问去回答,绝对绕不开这个记者挖好的坑。 但是,日本记者的这点小聪明,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面前,就显得有点太小儿科。 毛宁回答这个问题,总结起来就三句话:一,针对日本排污这件事,中方的立场是一贯而明确的;二,为了保护本国人民的安全和健康,中方对日本水产品采取了合理、合法、合规的必要措施。 最后一句话就是政治呼吁,中方希望日方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核污水,认真对待国际社会的合理关切。 毛宁这番回应,不仅避开了日本记者挖好的“坑”,直面回答了问题。 但如果仔细品味一下的话,但好像又什么都没有说,并没有按照日本记者的脚本往下走,却又让提问者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抓手。 早前就有人说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讲话水平非常高,可以把话说得滴水不漏,且无懈可击,根本不会让那个对方找到任何反驳的破绽,满满都是华夏语言的艺术和中华民族的智慧。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毛宁讲的这三句话,日本记者的反应再快,估计也得用好长时间去慢慢品味,能不能听得懂都难说。 至于岸田政府为什么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坚持要将核污染水排到海洋里去。 又或是真的如一些媒体博主猜测的那样,岸田政府正在搞一些见不得光的秘密实验,这些我们暂时都不用去关注太多。 因为引用一句老话,叫“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只需要看日本表面上做的这些事情,就能知道岸田政府现在做的这些事情,绝对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背地里还不知道憋着什么坏呢。 如果真的如岸田政府说的那样,对海洋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影响,花那么多公关费干嘛?所以,我们对日本这个国家,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