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一名来自河南的高考考生蒋多多公然在考场上违反规定,义愤填膺写下8000字痛批高考制度和教育制度,最后被批文综成绩为零分且按违规处理,一度成为2006年高考的焦点人物...... 在重男轻女的旧思想折射下,蒋多多这个名字寓意她是家中的"多余",蒋多多自小都是家中的一个"配角",时常被父母亲疏于照料。 不过,尽管如此,蒋多多并没有过分自卑和畏缩,她努力学习,希望用出色的成绩赢得家人的喜爱。 蒋多多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入一所顶尖大学,让家人重新看到自己的价值,可是蒋多多的人生轨迹在高中阶段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2003年,蒋多多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南阳市第八中学就读,然而在这所汇聚了全市精英学子的学校里,她再也不是班上的佼佼者了,原本在初中数一数二的成绩,在高中根本算不上好成绩。 在家人的期盼和自我价值的追求中,蒋多多开始迷失方向,以前来自父母的谆谆告诫,如今听来更像是一种压力:"一定要认真读书,争取考个好大学呀。" 蒋多多开始怀疑,难道高考真的就是她这一生唯一的出路了吗?正值这个时候,蒋多多沉迷于一种新的爱好——写小说,她发现自己有着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写出的小说情节精彩绝伦,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获得认可的喜悦感下,蒋多多内心的自信得到了极大满足,渐渐地,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写作上,而对高考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了。 老师们显然看出了蒋多多的改变,纷纷上前劝阻,可是蒋多多反而更加放肆,在课堂上公然利用课本遮挡,写她心中的故事情节,为了证明给大家看,她确信自己不需要依赖高考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蒋多多甚至给自己定下了个洋洋得意的笔名"碎心飞魔"。 就在离高考只剩下两周的时候,蒋多多直接找到了班主任,理直气壮地表示高考制度是不合理的,可她的言论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同,反而遭到了严厉的批评。 然而,老师的言论并未让蒋多多醒悟,她知道高考是全国上下都关注的大事,于是便决定在这次高考上"放出狠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高考时所有考生都在紧张答题,而蒋多多用双色笔在试卷上写下了自己的笔名,又摊开试卷,潦草地写下了8000多字的长文,文字铺天盖地,游走在抨击高考制度的主题上,她坚信,自己这番"壮举"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从而让大家重新审视高考制度。 可现实却给了蒋多多当头一棒,6月23日,她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被告知因为作文内容完全无关而被判为违规,她的文综科目直接得到了0分,高考的总成绩仅为114分,基本上无缘大学。 这个结果无疑让蒋多多大吃一惊,她没想到会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当蒋父蒋母得知真相后,随即陷入了万分的震惊与悲伤之中,他们用尽一生的积蓄,只为了供女儿读书,却没想到女儿竟然如此任性妄为,一时间全家笼罩在忧郁的阴云之下。 不久,蒋多多"高考作文"的事迹传到了外界,一时间成为舆论的焦点,各大媒体纷纷上门采访蒋多多,询问她的动机和心路历程。 更可怕的是,这个"坏消息"迅速在村里传开,蒋多多成了众矢之的,有人说她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如此蔑视国家的高考制度;也有人说,她正是不学无术、胡思乱想的典型写照,蒋多多的举动让她的父母在乡里乡亲面前几乎抬不起头来,无地自容。 一时间,蒋多多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彻底绝了自己在村里立足的根基。 于是,在一个清晨,她偷偷收拾了行装,拿着仅有的200元钱,离开了家乡,前往姐姐所在的郑州。 姐姐得知事情的经过后,狠狠地训斥了她的愚蠢行为,并劝她回家向父母认错,复读后重新考个好大学,可蒋多多并未听从姐姐的劝告,转而偷偷去了山东打工,她以为自己已经通过这次"壮举"证明了作家的理想,可以借此在外闯出一片新天地。 谁知道,现实给了蒋多多当头一棒,由于她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在饭店做些最简单的服务员工作,在嘲笑声中,蒋多多黯然重新拾起了写作的梦想,试图用笔下文字的力量证明自己,可是每当她写到深夜,身体又会力不从心。 蒋多多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在工厂流水线上做着最基础的工作,下班后精疲力尽,想要写作时却发现脑海里一片空白,以前的灵感仿佛烟消云散了一般。直到某一天,蒋多多看着写满划痕的本子,终于意识到自己当初有多么的天真和傲慢。 25岁的蒋多多回到了家乡,在母亲的安排下与一名老实人结了婚,就此彻底放弃了写作梦想,过起了普通农妇的生活。 如今的她已经为人母亲,每天除了操持家务,就是反复叮嘱儿子要好好读书,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高考固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它确实是通往成功之路的一个关键阶段,如果在这里失足,后面的路就会变得无比艰辛。蒋多多最大的错误不在于她追求写作梦想,而是她在关键时刻没有把握好分寸,让自己陷入了一个无法回头的境地。 (信息来源:央视网:高考想得零分女生蒋多多:我就是对高考制度不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