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暖心了!上海,一小男孩去买包子,他刚转身准备离开,突然卖包子的阿姨发现他背后贴着一张羞辱的纸条,上面写着:穷鬼!一家人送外卖,滚出二班!阿姨叫住了男孩,而她随后的举动让人暖心又感动! 那天上午,一个8岁左右的小男孩,穿着略显单薄的校服,独自一人走进包子铺。在孩子背后,一张写着侮辱性字眼的纸条赫然醒目。 小男孩的家境显然并不富裕,校服有些陈旧,鞋子也磨损得厉害。他背着一个已然破旧的书包,脸上带着几分羞怯和紧张,小心翼翼地走到包子柜台前。 "阿姨,给我来个猪肉大葱包子吧。"小男孩小声说道,显然对于独自到这样的公共场所感到不自在。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哄笑声。一群年轻人指指点点,看着小男孩背后的那张纸条。纸条上写着"穷光蛋""孤儿"之类的字眼,字迹潦草而歪斜,不难看出是某些顽皮学生的恶作剧。 包子铺老板娘正在忙着和面,一边擀皮一边招呼着顾客。她望了一眼那群年轻人,然后将目光落在了小男孩身上。饱经人世的老人家一眼就看出了小男孩身上的异样。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走进包子铺,显然也注意到了小男孩背后的纸条。她脸上写满了同情和心疼,小声对老板娘说了几句什么。 老板娘会意地点点头,随即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到小男孩身后。她伸手撕下那张狠毒的纸条,将它团作一团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 小男孩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只是怔怔地站在那里。老板娘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说:"孩子,以后别被那些坏家伙欺负了,要勇敢一些。你是个好孩子。" 小男孩这才意识到自己背后竟然被人贴了那么一张纸条,不禁涨红了脸。他连连点头,虽然内心有些羞愧,但还是轻声对老板娘说了一声"谢谢"。 包子铺里的其他顾客见状也都报以赞许的目光,有几个人还站出来鼓掌叫好。年轻人中却没了方才的哄笑声,大多垂头沉默,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失体统。 事后,有人将这一幕拍了下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视频很快就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 大多数网友都在赞扬老板娘的善举。有人说:"这位阿姨太暖心了,真不应该让孩子受到这样的羞辱。""看到这样的人还是很欣慰的,社会没有那么冷漠。" 也有人指责当时在场的路人冷漠无情,既没有制止那群年轻人的行为,也没有主动提醒男孩背后的纸条。 有人这样说:"如果大家都像那位阿姨一样果断出手,男孩就不会受到难堪了。我们应该多一些爱心。" 此外,更多网友开始反思校园霸凌的严重性。有些人认为,给男孩贴那样的纸条很可能是他同班同学的恶作剧,说明学校里存在着严重的欺凌现象。 "这绝不是简单的无心之失,而是校园文明教育的一大失察。学校和家长都有责任。"一位网友这样写道。 的确,校园欺凌问题在我国学校中已经根深蒂固。很多孩子由于家境贫寒、长相平平或者其他一些特征,就会受到来自同龄人的歧视与欺凌。 而教育人员和家长往往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以至于这种恶劣的行为在校园里延续不断。即使有老师批评,也无法真正遏制住校园欺凌的发生。 归根结底,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没有真正重视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一些家长宠爱子女,纵容他们的一切恶劣行为;学校也更多重视分数而非品德。 而贫穷并非是可以嘲笑的资本。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像这位包子铺老板娘一样,勤恳工作、诚实善良的普通劳动者。 正是他们辛勤劳动,才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劳动人民,而不是因为贫富差异而歧视他们。 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尊重劳动人民、重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那位包子铺老板娘,也许只是一位普通的劳动者。但正是有了像她这样默默付出的人,我们的社会才能运转,人们的生活才能得以保障。她工作勤勉、待人真诚,虽然收入也许不算太高,但内心却十分高尚纯朴。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劳动人民,因为他们用双手和汗水在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金钱和名利并非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全部标准,有些人身家并不富有,但内心品德却高于钻石。 这次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反思。学校和家长有责任教导孩子尊重劳动、尊重每位人的价值。只有从小扎下道德品质的种子,孩子们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