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位78岁的一等功老兵,被自家儿媳赶出家门,住机井房靠施舍维生!没想到,政府突然给老兵送来30万元,得知消息的儿媳们抢着要接回老兵,而他做出的决定让人肃然起敬!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后,孙顺明目睹了英雄凯旋的场景,内心更是燃起了满腔热血,于是在16岁那年,他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军队。 入伍后,孙顺明先是被派往重庆,参与了一项挖掘防御工事的任务,工作艰辛而枯燥,但孙顺明从未有过半点懈怠,完成任务后,他又被调往喜马拉雅山区戍边,那里的高原反应确实让他一度陷入了困境,但他最终还是凭借顽强的毅力渡过了难关。 就这样,孙顺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边防战士,他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随时准备应对敌人的入侵,印度军队最终展现了它残暴的一面,悍然越过国界线,对中国发动了进攻。 面对敌人的挑衅,孙顺明和战友们毫不退缩,他们奋勇还击,与印军展开了殊死的拼杀,尽管敌我双方的兵力悬殊,但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合理的战术部署,孙顺明等人还是多次击退了敌军的进攻。 可是,长期的缺乏物资补给让孙顺明这支小分队陷入了被动,在一次激烈的交火中,孙顺明的小腿中弹,他当场跪倒在地,剧痛让他几乎失去了意识,但他仍然咬牙英勇地继续战斗。 所幸,增援部队很快赶到,孙顺明和战友们成功击退了敌军,在这场战役中,孙顺明的英勇表现获得了二等功的嘉奖,不过由于身体的原因,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提前退役。 退役后,孙顺明回到了家乡,当时的他军队攒了一些钱,回到家里就开始盖房子,还娶了妻子、生了两个儿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妻子很快就因病去世,将两个儿子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孙顺明一个人的肩上。 为了让儿子们能够分家另起炉灶,孙顺明不惜借钱为他们还清了债务,然而儿子们的媳妇却对此颇有微辞,她们不仅拒绝照顾年迈的孙顺明,甚至还禁止孙顺明在家中进食,好像他是一个可耻的家庭包袱。 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即便在儿子们回家后,他们也似乎默许了媳妇的做法,于是孙顺明就这样被赶出了家门,只能搬去住在一间破旧的机井房里。 这座机井房早已年久失修,到处漏风下雨,看到曾经热心帮助过他们的孙顺明沦落到如此地步,村民们无不感到痛心,于是大家纷纷伸出了援手,争相帮助修缮机井房,让孙顺明至少能够在里面遮风挡雨。 从此,孙顺明的生活变得异常清贫,村民们会不定期地为他送去一些食物,而他自己则是靠捡破烂维持生计,可是尽管生活再怎么艰辛,孙顺明都保持着乐观和坚韧。 就在孙顺明以为自己将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时,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发生了,当时政府正在寻找一批在战争年代立下功勋的老兵,以给予他们应得的补偿,孙顺明就是其中之一,只可惜由于当年入伍时的一个小小失误,导致他的名字被登记错误,一直无法被政府所找到。 幸运的是,在经过多方努力后,一位政府人员终于在那间机井房里找到了孙顺明,得知他曾经是一名立过二等功的老兵后,政府特意为他开绿灯,准备给予相应的补偿。 询问孙顺明为何没有早些年主动去找政府时,老人家诚恳地说:"我不想给国家添麻烦。"这句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一位军人的坦荡与忠诚。在场的所有人都被孙顺明的精神所折服。 没过多久,孙顺明就收到了30万元的补偿金,这笔钱积累了数十年,本该早些年就发放给孙顺明,不过,他对此并无半句怨言,拿到钱后,孙顺明第一件事就是将其中的20万元捐给了村里,用来修缮村内的基础设施,以报答村民们多年来对他的照拂。 至于剩下的10万元,孙顺明决定用它来安享晚年,一时间,两个不孝的儿子听说老爹有钱了,便迫不及待地想把他接回家中,然而孙顺明看透了他们的用心,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 孙顺明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艰辛与荣耀,从小就成为孤儿,却被乡亲们热心抚养;年少时怀着报国之心参军入伍,在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建立功勋;晚年时期虽然遭受儿女的薄待,却仍然保持着乐观坚韧的品质。 他的经历正如人生的缩影,有过阳光灿烂的时候,也有过暴风骤雨的侵袭,但无论是在艰难还是荣耀的时刻,孙顺明都展现出了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楷模。 信息来源:青岛晚报《河北78岁老农被儿媳赶出家门,战斗英雄身份曝光后,国家补助30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