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如果中国的沙漠不变绿,我就从日本最高的楼上跳下去!”1990年,83岁日本老人

“如果中国的沙漠不变绿,我就从日本最高的楼上跳下去!”1990年,83岁日本老人带领7000名日本人,在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的沙漠里,种了300万棵树。 远山正瑛正瑛190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是一位农业专家,年轻时,他曾在国内治理了多处濒临沙化的土地,将枯燥的沙丘变成了葱郁的绿洲,这一成就为他赢得了极高的赞誉,催生了他心中的一个志向:要将绿化的脚步铺展到世界各地,为人类的家园增添更多生机。 1935年,远山正瑛第一次来到中国,踏上了漠北高原,那里的风沙让他见识到了人类与自然较量的残酷一面,就在他刚刚计划向这片贫瘠之地伸出援手之际,一场残酷的战争却无情打断了他的美好愿景。 全面抗战爆发,远山正瑛被迫返回日本,战后随着更多日军罪行被揭露,远山正瑛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暴行心怀无尽的愧疚,他意识到,中国人民蒙受了太多苦难。 为了弥补这份亏欠,他决心将重心转向治理中国的荒漠,这不仅是报答中国人民的一种方式,也是净化自己心灵的救赎路径。 1972年,中日复交,远山正瑛毫不迟疑就启程来华,亲眼目睹了那片当年让他魂牵梦萦的土地,放眼望去,不远处的黄沙依旧在风中肆意翻滚,贫瘠的景象触目惊心,经过数十载的沉淀,远山正瑛对治理这片土地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然而,一切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早期远山正瑛选择了松树和柳树等常见树种,但在那片土地上存活下来的树木寥寥无几,为了培育出适合荒漠环境、耐旱耐寒的新品种,远山正瑛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 他不得不连年在黄沙与风暴中辛苦工作,生活费用也渐渐入不敷出,有人劝他放弃,改行他业,但远山正瑛却百般推辞。 一种植物培育出来后,他就开始亲自下地栽种幼苗,为了赶在雨季到来前完成种植工作,他甚至连夜连日地工作到精疲力竭,几乎倒在了人生的最后一个沙丘上。 也是在那个时候,生活已是孤苦无依的远山正瑛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呼吁更多志愿者加入到他的事业中来,很快远山正瑛的呼吁就在日本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批批日本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成群结队地来到离家数千里之外的中国荒漠,为荒漠增添一抹抹新绿。 有了大批志愿者的加入,远山正瑛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转机,1990年,他带领着7000名来自日本的志愿者,在中国清沟乡的无名沙漠里种下了300万棵树苗,就这样,一片曾经被人遗忘的荒漠,被点点绿意所渲染。 这位八十多高龄的的老人对他们说:"如果我不能让中国的沙漠变绿,我就从日本最高的楼上跳下去!"他执着地相信,只要付出必定有回报。 2004年2月97岁的远山正瑛辞世,临终前,这位日本老人嘱咐,要将他的骨灰安葬在他曾经亲手栽种过树木的地方。 远山正瑛正瑛的离世让众多爱好和平的中国人肃然起敬,人们赞颂他是一位真正的国际友人,是一位为中日友谊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士,他用实际行动昭示了和平与友谊的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不懈努力,如今在中国西北,到处都能看到他亲手缔造的绿色奇迹。 生命虽然短暂,但远山正瑛正瑛却用自己的一生完成了这个了不起的夙愿,从日本到中国,从青年到耄耋,他把治理沙漠的愿望一直传承下去,踏遍了千山万水。 一棵树木虽小,植树的意义却是如此浩瀚:有了绿洲,人们才有了家园;文明才有了根基,正是这种精神,让曾经贫瘠的大地重现了生机,唤醒了人们眷顾生态的自觉。 面对自然,人类曾经做错过太多事,但远山正瑛正瑛用他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一种宽容、友爱与救赎的力量,一个日本人在黄沙弥漫的中国大地上留下了属于和平的绿色遗产,这份友谊之花不知还将绽放多少年? 伟大的环保事业需要无数人的不懈付出,让我们以远山正瑛正瑛为楷模,从每个人做起,用固执与勇气捍卫人类的绿色家园,共同缔造一个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沙漠之父”远山正瑛正瑛 2004年04月14日 14:03

评论列表

只恨那花落无情
只恨那花落无情 14
2024-06-04 13:24
这是想给小日子洗白吗?
羽扇Oo
羽扇Oo 14
2024-06-05 13:05
这篇文章作者就是日本人
鑫海
鑫海 9
2024-06-06 05:01
日本速生杨树在中国遍地开花,中国每年因为杨絮儿罪
真武修人
真武修人 2
2024-06-06 15:57
倭寇
用户10xxx60
用户10xxx60 2
2024-06-08 15:22
这是读者上的一篇文章吗
沉浮
沉浮 1
2024-06-11 07:39
核废水排放,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