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1年,10万志愿军被美军包饺子,一向淡定自若的彭老总心急如焚连忙向毛主席求

1951年,10万志愿军被美军包饺子,一向淡定自若的彭老总心急如焚连忙向毛主席求助。毛主席苦思3小时,下达8字命令。众将一听都懵了,彭老总却直呼高明。 1950年6月,朝鲜人民军发动了对韩国的进攻,企图实现统一。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几个月后,在美军的介入下,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战事进入了紧急状态。 这对刚刚结束解放战争、步入重建时期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毛主席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美军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那就意味着新生人民政权的生存堪忧。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毛主席提出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著名论断,果断决定出兵朝鲜,援助朝鲜人民军。 1950年10月,彭德怀率领人民志愿军十万将士,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朝鲜战场。他们利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迅速扭转了战局。 志愿军运用游击战术,机动灵活、避实就虚,对敌人进行了猛烈打击,取得一系列阶段性胜利。这令美军叫苦连天,最高军事统帅麦克阿瑟都因此被撤换下课。 李奇微接任美军统帅后,很快发现了志愿军的一个致命弱点:长期游击作战,后勤补给线越拉越长,严重制约了部队的机动能力。于是,他布下了一个巧妙的诱敌深入之计,企图切断志愿军的补给线。 果不其然,1951年5月,在李奇微的诱敌深入战术下,志愿军主力部队一再推进,甚至渗透到三八线以南。就在此时,重重包围圈突然形成,东线部队被彻底围困。 这令志愿军陷入了两难境地:要么固守阵地,等待救援部队增援,但很可能会让更多官兵陷入包围圈,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要么强行冲出重围,将付出巨大代价。 面对危急关头,彭德怀别无选择,只能向当时身在延安的毛主席求援。然而,毛主席意料之外的"放弃救援,以攻代守"八字令,使得彭德怀一时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 事实上,毛主席的这八字命令蕴含着高深的战略意图。 他看到,如果固守阵地、被动等待救援,必将让更多官兵陷入重围,吃力不讨好。如果再三催促撤退,则朝鲜战场岌岌可危。 因此,最佳选择是打破固有思维,巧妙反袭。 毛主席让志愿军暂时放弃对东线部队的救援、主动疏散阵地,分散成小股力量活动,迅速切断美军侧翼的补给线,然后集中兵力,反向突袭美军包围圈的薄弱环节。 彭德怀终于领会了这出人意料但极为英明的作战方针,立即着手部署。 执行过程同样艰难卓绝。志愿军采取分散行动,运动战打击美军的侧翼,切断其联系线,为进一步的反包围做足准备。 随后,各路部队又迅速集结,对包围圈的突破点实施了猛烈攻击。在顽强拼搏中,志愿军终于冲破了重围,给美军以沉重打击。 毛主席出人意料的战略布局终于得到了彭德怀卓越的执行,志愿军由陷入危机到出奇制胜,从绝境重重到死而复生,让美军的诱敌之计陷入彻底失算。 事实再次证明,中国人民是任凭风浪起,扭转乾坤不足为奇的。 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充分展现了毛主席远见卓识的卓越军事领导能力,以及彭德怀在执行层面的高超指挥才能。 二人的英明决策与坚决执行,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亿万志愿军将士们历经艰难困苦,同仇敌忾、勠力同心,以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过人智慧,终于取得了这场战役的伟大胜利。 这次惊心动魄的反包围战,不仅彰显了人民军队的崇高气节,也极大巩固了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革命友谊。 战争的胜利,让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高的威望,从而为推动世界和平事业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战后,彭德怀对毛主席的军事理论和丰富战争实践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他由衷钦佩毛主席的远见卓识,并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毛主席思想,同时也积累了更多宝贵的战略战术经验。 朝鲜战争的胜利,不仅彰显了新中国的国力和人民军队的作战能力,也极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为推动世界和平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这段峥嵘岁月,必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信息来源:中华网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