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假如日军某个联队在战斗中遭到重创,损失了两千人(一个联队最多也就4000人),那么只要不是下属大队和小队被全歼,应该上报多少伤亡合适呢?
答案是两百到四百,但军官阵亡和伤残是必须要报上去的,因为瞒不住。
这样才能显得日军不可战胜,才能证明从大本营,到驻屯军派遣军,再到师团联队的决策都是无比正确的,各级将校不会因为作战失利而担责任,被打上无能的标签,影响晋升乃至丢官。
至于那1600至1800的人员和装备损失分摊到疾病,训练,事故和以后的历次战斗中即可。
去翻一翻日军的战报统计表(特别是华北驻屯军的),就不难发现,“平病”所导致的死亡远在阵亡之上,训练所导致的枪械损失又远在战损之上。
当然,这样一来基层士兵的抚恤金也就被坑掉了。
为什么日军在进入治安战以后,军事素养下降得那么快?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但凡被敌后的游击队给偷摸干掉了,没法报伤亡和战损,只报疾病和损耗。
所以到了抗战末期,山东日军的基层干脆就直接躺平了,打又打不过,死了连个阵亡抚恤金都拿不到,就算拿到了,搞不好家属还得被迫把钱给捐了。
因为日本当时有个奇葩的规定,对士兵阵亡抚恤金有强制存款要求,也就是实际只发3成左右,剩下的强制存在银行里,其实就是不发放,号称等战胜后再连本带利一起发。
要不怎么说大阪师团通透呢,一个月才几百块我还给你玩什么命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