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八路军在泰山脚下抓住了几个日本女人,正在考虑如何处置这几个日本女人时,团长吴瑞林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非常绝妙的办法。 吴瑞林出身于江苏淮阴,他年仅十七岁就主动加入了北伐革命军,并于1925年转入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开始了自己坎坷而传奇的革命生涯。 在遭遇了数次生死考验后,他于1937年正式被编入八路军第二团担任团长,率部于泰山一带活动。 然而,抗战进行到1942年,吴瑞林所在的根据地已渐露破绽。日军猛攻,部队武器和弹药岌岌可危。 吴团长明白,若不尽快补给,根据地就难以为继。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外援无从求助,唯有想出一计自救于水火。这时,机缘便降临到了吴瑞林头上。 一天,八路军侦察兵在泰山深处的茅屋里发现了一行七人:其中有三名日本女人,看打扮应该是富商太太之流;另有四名持枪壮汉,疑似伪军;另还有一个富商模样的日伪汉奸。 经过短暂的突袭,八路军士兵将他们全数擒获,押解回了根据地。 当吴瑞林审视着那三名女人时,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中成形——不如以这三人作为人质,从日伪军人那里勒索一批武器弹药? 当时他所部的配备实在捉襟见肘,哪怕能勒索到一些武器也将大有裨益。于是,吴瑞林毅然下定决心,提笔写下了一封彪悍的勒索信。 勒索信中,吴瑞林开门见山地向伪军提出了毫无理由的要求:如要救回这三名日本妇人,伪军必须在限期内交出五万发子弹和三千斤炸药,否则三人将被"行军法办"。 信件一经完成,吴团长命令一名忠诚的八路军士兵将信件送到了在泰山另一侧的一个小镇——那里驻扎着一个伪军土匪头头手下。 接到信件后,那伪军头头面色大变。八路军竟如此猖獗,大胆到要挟自己? 他颇为犹豫——八路军素有英勇果断的名声,如果真被杀了三个日本女人,定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麻烦。 但是单凭自己手头那点儿微薄的武器库存又实在拿不出什么,五万发子弹更是天方夜谭。 在权衡再三后,这名伪军头头想出了一个主意:既符合吴团长的要求,又不会造成太大损失。 他做出一副看似痛快答应的样子,着人将补给装在一只大木箱之中,但暗地里在箱底安置了一枚定时炸弹,企图借机除掉强硬的吴团长。 就这样,木箱被送到了一处中途地点,而伪军也蓄势待发,准备张开天罗地网反扑这些猖狂的八路军。然而,他们却料想不到,吴团长从一开始便将他们的阴谋看穿了。 使者送信时,吴瑞林就已经察觉到一些异常。为此他特意命令部队撤离,自己则独自留守观察木箱。 果不其然,在将箱子开启时,吴团长发现了内里的定时炸弹机关。凭着过人的机警和处变不惊的冷静头脑,他将炸弹成功拆卸。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枪声——伪军看准时间主动发动了袭击。吴瑞林早就料到了这一步,不仅将部队提前撤离到安全地带,还组织了反扑。 经过短暂的交火,伪军很快溃逃。吴团长乘胜追击,短短几天内就攻下了伪军集镇,为即将到来的大会战扫清了障碍。 打了个措手不及,伪军正在集结增援之际,吴瑞林却下定决心,要在机会来临之前亲自主动出击,一举解放整个泰山区域。 经过长达半个月的精心部署、严密训练,八路军终于全副武装,士气高昂地集结完毕。 1942年9月7日凌晨,吴团长亲自率领三个营乘夜突袭主力驻扎在泰山某个隘口的伪军堡垒。 一场血腥战斗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八路军凭着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战术顽强地与敌人周旋,终于在激战数小时后攻陷了隘口。 随后,吴瑞林又带领部队沿着山道杀向最后的敌人指挥所。这里是伪军头头的大本营,阵地坚固,防御严密。为摧毁这最后一道防线,八路军使出了全部浑身解数,终于在日出时分突入了指挥所内部。 面对突如其来的八路军,伪军头头手足无措。他阴谋险恶,又畏怯无能,根本不是吴瑞林这样谋略过人的狡兵所能比拟。 很快,伪军头头连同手下就被一网打尽,俘虏在场。八路军占领了整座山脉的制高点,打响了泰山战役凯歌的第一枪。 几个月后,吴瑞林率领大军沿途征战,渐次解放了泰山地区。到1943年年初,这场胜利终于彻底落实。 数以万计的泰山儿女由此重见天日,吴团长当年孤注一掷的行动也终于换来了硕果累累的回报。 这场震惊中外的战役不仅为八路军夺得了大批重武器装备,同时也构建了其在泰山一带的根据地版图,直接为华中野战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至此,吴瑞林的谋略才智终于获得了极大体现,而这曾几度走向绝境的豪赌最终也收获了不俗的成果。由此可见,在艰难的抗日战场,指挥员的远见卓识往往胜过其他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