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在未来的时间会被很多人黑,越接近量产越如此。 至于说已经量产的固态电池,与蔚来合作的卫蓝150度固态电池包在成本和交付方面遇到的问题较大,实际交付时间较晚;上汽投资的清陶固态电池会在智己L6上率先交付,价格和时间已经确定,第一代主要秀肌肉,第二代降本,倒计时500天,竞争对手锁定LFP,能量密度180左右。 上汽清陶的意思是率先实现固态电池的大规模量产和装车,竞争对手主要是丰田。 在上汽集团524技术发布会之前,就固态电池和清陶研发进度有过一次非常小的沟通,整体感觉下来就是,这件事儿并不是上汽集团一家的事情,而是整个供应链的事情。 中国锂电池主要是产业规模大,但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日本、美国手中,也就是他们手里有技术但做不到中国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中国人担心的是目前的电池技术在不断发展,如果被海外率先实现技术的领先或者迭代,中国目前所有的锂电池产能都会成为落后产能。 指望中国移动在短信很赚钱的时代开放免费抓住飞信的机遇,那是不太可能的。 要不要在新一代电池技术上自我革命,掌握主动权,全面升级中国的电池产能?这里面就遇到了两重阻力,传统的锂电池和海外的固态电池。 目前能看到的是上汽几乎所有的路线都押宝在这,很多厂商也都在研究,而且上汽的固态电池路线是纳入国家规划的。至于广汽集团,提出来的技术项目和技术路线非常多,但没有获得国家层面的支持。当然你会发现所有新技术,广汽集团都有涉足,什么石墨烯电池之类的,很乱很杂。 固态电池这一波看主机厂看来是机会,纯电动车、新能源车的核心就是电池,成本占大头,如果每家能掌握核心的电池产业,降本自然就可以从上而下。 事实上,宁德时代除去2B之外,也在2C,开始强调「麒麟电池」「神行电池」品牌,希望用户在选择纯电动车的时候优先宁德时代。 既然到这里就再说一句,当宁德时代强调自有品牌池时,开始对安全、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否则一旦失火,损失的不光是主机厂,也有宁德时代,为此宁德时代会按照自己的标准给主机厂供货,独一家例外,那就是上汽通用奥特能。 宁德时代发现奥特能标准比自身标准还要高,就欣然同意,反正多出来的成本都是上汽通用承担,安全系数又高,何乐而不为?【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