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原意是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中指灭除生死因果,脱离六道轮回,获得大解脱、大觉悟之意。涅槃不等同于一般世俗意义上的生命结束,或者死亡,而是一种重生,意味着进入了一个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
关于“释迦涅槃”的图像,在各类石窟和壁画中和都很常见,从克孜尔到敦煌,再到安岳和大足,还有各类绢本画中都有体现。
唐宋 安岳卧佛院释迦涅槃图
01
涅槃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486年,也就是中国的战国时期。那时候释迦牟尼佛已经八十高龄,传教四十九年了,佛教已被很多人接受,不少地方建起了寺庙,出家的和在家的信众倍增。
释迦涅槃图南宋 陆信忠 绢本设色 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这时,释迦牟尼佛背疾复发,感觉自己的大限将至,便来到拘尸那伽的跋提河边,弟子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中间系好绳床,释迦牟尼佛是头朝北,面朝西,侧卧在绳床上,他的右手支着头,左手放在身侧,双足并拢,呈吉祥卧,进入“涅槃”。
涅槃图
明 绢本设色 日本圣福寺藏
据说当初佛陀入涅槃后,佛陀的弟子阿泥律陀上升天宫告诉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夫人一时难抑悲痛,竟晕了过去。醒后立即到娑罗双树间,见到佛陀的遗物又嚎啕痛哭。
西晋 克孜尔第38窟 后甬道正壁涅槃图
这就是佛涅槃的故事了。至于涅槃图像呢,大约出现在二世纪的犍陀罗,犍陀罗的涅槃图像盛行于二至三世纪,持续到后来的四五世纪。在印度,涅槃图几乎都是作为佛传图中的一个场面,后来才从佛传图中独立出来。
隋 敦煌295窟 窟顶人字坡西侧涅槃图
涅槃变相被认为是从佛传图中抽取出来的局部加以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以涅槃经典为主要表现对象,以释迦的涅槃为中心,表现佛灭前后的诸多情节,如纯陀供养、临终遗教、入般涅槃、迦叶奔丧、礼佛足、佛母奔丧、金棺说法、焚棺、分舍利、起塔供养、大迦叶结集等。
唐 敦煌莫高窟158窟 释迦牟尼涅槃像
涅槃图多以人类社会中的葬礼的场景来展现释迦的涅槃,在画面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前来哀悼的人们,都围在释迦的身旁,还有为逝者表示消除厄运的白色小花的形象。
还有遗体缠布、入殓、送葬、荼毗的场面。接着,以舍利入城、守护、礼拜舍利、争舍利、分舍利、搬运舍利、起塔的场景。
北周 敦煌莫高窟第428窟西壁 涅槃图
佛教传到中国后,涅槃造像中环绕在释迦涅槃周围的哀悼人物逐步走向固定,大致有痛不欲生的世俗弟子、以摩诃迦旃延为首的众多出家弟子、闷绝倒地的阿难、抚摸佛足的迦叶、最后供养的纯陀、从忉利天下凡的摩耶夫人、跪在佛陀身边的须跋陀罗尊者、操办丧事的力士以及歌唱赞叹的天人等。
唐 敦煌莫高窟158窟卧佛头边的迦叶
02
大足宝顶山11号窟-释迦佛涅槃圣迹像
宝顶山大佛湾东崖段横卧着一尊巨大的佛像,这就是释迦牟尼涅槃像。佛陀头朝北,面西侧身而卧,罕见的是,这尊像只有上半身。
南宋 释迦佛涅槃圣迹像
即便只有上半身,像身也长达31.6米,肩宽6.7米。全国最大的张掖大佛寺西夏涅槃像也不过34.5米长,还是完整的全身,要是把这尊像也全身雕刻出来,那该有多么宏大啊。像这样的半身涅槃像,在中国佛教造像中仅此一例。
张掖大佛寺西夏涅槃像
宝顶山这尊涅槃像并不简单,佛头部北崖转折处镌刻了“腋下诞生”和“九龙灌沐”两个本生故事;其脚伸向的南壁造像虽然被漫漶,里面能看到《佛传》中常见的“箭穿七鼓”“路遇死人”等佛传故事。由此可知,大佛湾深处表现的是以涅槃像为中心的释迦传记故事。
九龙灌沐图
佛陀双眼微睁,平静祥和。左臂平放于身侧,靠近腿部处竖立有两根立柱连接着龛顶。因为现在所见是后期维修的面貌,最初结构应该是涅槃图中常见的娑罗双树,此龛中置于腿部前方,既不碍视觉,又起到支撑龛顶岩体作用,可谓是巧夺天工了。
释迦面部细节
佛像身侧前方是一排前来最后供养的人物,共十九身,其中是八身菩萨,三身着世俗装的人物和一身头被卷发的行者;队伍中间有一身背对观众的帝王,头戴冕冠,身着朝服,双手执圭,面向一只由四身力士抬负的供案,上面摆满花果等供品;佛陀头顶与腿部分别立一身天王,人物大多为半身。
卷发行者与菩萨像
菩萨像
中央供案上方一硕大的倒梯形状云台,上面九身人物,并排站立,这是释迦的母亲摩耶夫人及其随侍。佛经中讲,摩耶夫人生下释迦七天后去世,后往生在三十三天。
她惊悉释迦灭度,悲痛之中奔赴到现场送别,于是有了释迦为母“升棺说法”一事。这些故事详尽地描绘在佛陀传记中。
摩耶夫人及其随侍
此龛涅槃像第二个独特之处是,其中没有一身弟子像。第三个独特性是与卧佛头部紧挨的“腋下诞生”龛中,摩耶夫人手扶无忧树,释迦太子从其右腋下生出。此处将释迦一生之中位于生命两端的画面——“降生”与“涅槃”相并置。或许,这正意味着“重生”。
腋下诞生,左侧妇人为摩耶夫人
03
安岳卧佛院-左侧卧佛
卧佛院释迦牟尼涅槃经变像为我国最大的唐代全身石刻左侧卧佛造像,此龛也是卧佛沟规模最大的一龛,龛内大致可以分为两组造像。
唐宋 卧佛龛
第一组是在龛内正壁中下段,主尊卧佛左胁叠足侧卧,背北朝南头东足西,眉间有白毫、双肩平窄身形修长、双臂紧贴身体两侧,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
主尊卧佛和背对着的袈裟比丘(可能是须跋陀罗)
在卧佛大腿位置,有一着袈裟比丘,背对观者面向卧佛,坐于一长方形座上,其左手被身体遮挡。卧佛脚腕前方有一力士,怒目高鼻赤足站立。
金刚力士
那么为何安岳卧佛是左胁而卧?背对观者面向卧佛的究竟是谁?
有人说卧佛龛两组造像表达的是两个场景,一个是佛陀生前最后一位弟子须跋陀罗尊者,也就是背对着观者的这位袈裟比丘在波伐的芒果林中拜见佛陀,另一个场景是释迦牟尼给须跋陀罗讲法;也有人说,卧佛左胁是为适应地形卧佛沟山体左低右高而改变定制的大胆行为。
佛头细节
不过就安岳卧佛而言,左胁而卧和娑罗树的缺失可能也是卧佛院窟龛设计者与工匠们的一个巧思,为的就是呈现一个时空先后的概念。
左胁而卧是为了强调释迦牟尼还未进入涅槃,此时上演的正是须跋陀罗与释迦牟尼之间的依依惜别,须跋陀罗手握释迦,结跏趺坐即将禅定入灭,故事被定格在高潮的前夕,正如前文所说涅槃变相图实际上是在“表现佛灭前后的诸多情节”。
唐 莫高窟46窟须跋陀罗像
这里还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是释迦牟尼不仅是左胁而卧,而且还是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左臂并未屈肘枕头。这种造型的姿势据《增一阿含经》所说是“爱欲者的卧法”,即爱的成就者的卧法。
而右胁向下的卧法才是“狮子的卧法”,犍陀罗地区的卧佛图大都采用左倾侧躺卧法,强调佛陀即狮子。
上部造像细节
第二,安岳卧佛龛主尊的这种双手水平贴于体侧,左胁而卧的姿势,在隋、初盛唐时期除了四川广元千佛崖第十窟以外,国内其他地区皆不可见,因此也极可能是四川地区的造像特色。
第二组造像在卧佛胸部上方,是高浮雕半身造像,表现一坐佛、九弟子、二菩萨、一力士以及天龙八部众。其排布方式大致对称,在主尊结跏趺坐佛的左前排刻三弟子、一菩萨、一力士;右前排刻四弟子和一菩萨;又在左后排刻弟子迦叶与天龙八部众之四;右后排刻弟子阿难与天龙八部众另四。
第二组造像
第一组的三尊像定为“释迦牟尼涅槃造像”;第二组的二十一尊像定为“释迦牟尼临终说法造像”。
来欣赏几幅涅槃图吧~
世尊涅槃图
日本 镰仓时代(十四世纪)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佛涅槃图
江户时代(十五世纪)绢本设色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释迦金棺出现图
平安时代(十一世纪)京都国立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