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留在朝鲜援建的10万大军神秘消失,美国特务找了两年都无果,我国两年内也没任何消息,就在两年后,我国爆出猛料! 1958年,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决定继续留驻一支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在朝鲜,帮助这个饱经战火洗礼的国家重建家园。 这支部队就是著名的第20兵团,由当年华中人民解放军的骨干力量组建而成,曾在朝鲜战场上建立卓著功勋。 第20兵团在朝鲜战争期间,同美军精锐部队浴血奋战,歼灭了两万多名敌人,为最终的战争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1953年停战后,这支兵团并未撤离,而是继续扎根朝鲜,开始了新的历史使命——参与当地的重建事业。 部队官兵们放下武器,肩负起重建家园的新职责。 他们参与修缮桥梁、水利设施、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在部队驻地为当地百姓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援助。 第20兵团的存在在遏制住了美军对朝鲜的进一步侵犯企图。 然而,就在部队如火如荼地投身重建工作之时,有一件令世界为之惊诧的事情发生了——第20兵团整整10万人马在一夜之间从朝鲜神秘消失了! 这支庞大的军队消失的消息,立即引发了国内外的轩然大波。美国方面对此深感不安,怀疑这是否预示着中国有了新的军事行动。 为了弄清楚真相,美方派出大量特工在朝鲜进行孤注一掷的搜寻,可是两年过去了,无论是特工还是侦察卫星,都毫无所获。 第20兵团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连一点儿踪影都没有留下。 其实,第20兵团凭空消失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执行了一项绝对机密的国家重大任务。 就在他们消失的同时,身穿军装的大军已经被秘密转移至偏远的戈壁深处,展开一场新的伟大征程——建设国家第一个导弹基地! 当时的国内导弹科技刚刚起步,面临着重重困难。为了赶超苏联、跻身核武装国家行列,我们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导弹试验和发射基地。 而戈壁深处这块无人区,正是最适合的选址。但也正因为其地理位置的偏僻与恶劣,以往任何工程都望而生却的。 第20兵团到达目的地后,面对的就是无边无际的戈壁滩。 赤裸裸的黄土地、骄阳似火、狂风卷砾、寒暑悬殊,需要克服的困难可谓是重重叠叠。 即便如此,这些经历过朝鲜战火洗礼的老兵们仍旧精神振奋、意气风发。 当苏联专家听说将在这块"不毛之地"兴工时,纷纷表示怀疑,认为艰难无比,甚至怀疑中国的能力。 可是第20兵团的全体官兵却丝毫不为所动,他们铆足了劲准备刷新自己的奇迹。起初他们啃下最苦最累的活儿,就是挖掘百米深的井,以求解决无水可饮的燃眉之急。 几百人轮流操作着原始的人力打井机,在烈日和风沙的双重考验下,整整挖掘了40天才打通水源。 可想而知,那时他们缺水的程度是何等严重。 就这样,不畏艰苦的第20兵团战士们历经万难,终于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大漠之中修建起陆续修建起导弹实验设施和发射塔台。 随着工程的一步步推进,他们还遭遇了诸如缺乏建材、工具落后、交通不便等一系列新问题。 但是没有任何困难是这支钢铁部队攻克不了的,他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跋山涉水,征调材料,探索新的施工方法。 还有一次,连续几个月的暴风雨季来临,基地上正在施工的矗立在原地的高大设施岌岌可危,随时可能被摧毁。 官兵们几乎每天晚上都要顶着凛冽的风雨巡视,有时甚至需要用身体固定住重要的建筑件,直至天明。 三年后的某一天,工程终于全部完工了,当第一枚导弹从发射架上腾空而起时,每一个身经百劫的建设者都喜极而泣。 看着皎洁的月光下这枚划过夜空的火箭,他们备受艰辛,终于换来了这振奋人心的一刻。 而现场的苏联专家们也被彻底折服,他们无不惊叹于中国军人和工人们高超的勇气和顽强毅力,用"奇迹"二字来形容他们在如此恶劣环境中创造的非凡壮举。 值得庆幸的是,导弹基地修建工程虽然艰难万分,但第20兵团并未伤亡太多官兵。他们唯一失去的,是年轻时光和健康。 由于长期在戈壁滩上作业,大量官兵染上了慢性疾病,不少人更是耗尽了体力气血,有的从此终生残疾。 但这一切付出是值得的,因为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壮丽篇章。 第20兵团的奋斗故事随后被传为佳话,在全国引发了热烈反响。党和政府授予了这支英雄部队许多崇高的荣誉,并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向他们学习,将他们的崇高精神发扬光大。 在新的历史时期,第20兵团的事迹依然值得我们铭记和缅怀。 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在祖国最艰苦的角落创造奇迹,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敢于战胜世间一切艰难险阻"的革命气概。 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的英雄群体,中华民族才能够在重重考验中杀出一条血路,实现国家综合国力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