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后彭德怀被撤职,毛主席亲笔写信与他谈论分手问题,彭德怀倔强地回答:“分手不分手那是你的问题。” 1959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庐山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分量的会议。 这次会议本是寻求贯彻毛泽东"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理论与方针的具体途径,却意外地突出了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与党中央之间的分歧和矛盾。 彭德怀与毛泽东从延安时期起便已相识,双方一度颇有革命战友之谊。但争议最终使这段关系走向了决裂。 会议期间,彭德怀遭到了长达几个月的严厉批斗和审查。尽管党内高层曾多次与他谈话,但他始终不愿承认错误。直至9月,彭德怀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并被贬离中央,转而"下放劳动"到江西省挂甲屯。 庐山会议开幕之初,彭德怀并未受到过多指责。但随着会议的深入,针对他的批评渐渐升级为"批判"和"斗争"。会上不乏激烈的言语攻击,对他"右倾机会主义路线错误"的质疑和谩骂层出不穷。 然而,彭德怀内心却并不认同这些指责。作为久经沙场的老革命,他对毛泽东确实有着一些不同见解。 但他从未想过要与党中央对抗,只是坚持己见而已。面对批斗,他不得不做出有悖内心的检讨。但这种违心的言行,换来的却是更加猛烈的批评和压力。 1959年9月中旬,中央正式决定将彭德怀"下放劳动"。不久,他便被安排前往江西省挂甲屯,在那里过上了与世隔绝的劳动生活。 然而,生活的改变并未磨灭彭德怀的不服气。在挂甲屯期间,他曾多次致信中央,试图为自己求情解围。但每一次回复,都是对其"错误思想"的再次批评和否定。 就连毛泽东也曾亲自写信与他谈及"分手"一事。但彭德怀的态度依旧僵硬,执拗地认为"分手不分手那是你的问题"。 1965年,毛泽东主动要求与彭德怀会面。这次见面不啻于一次最后的"挽救"。会谈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对彭德怀进行了批评和教育,再次劝说他改正错误。 彭德怀保持沉默,直到谈话临近结束,他才提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请求:希望能到农村学习劳动。毛泽东欣然同意了这一要求,对彭德怀寄予了学习改造的希望。 不过,彭德怀在会见毛泽东时的态度依旧强硬。面对"伟大领袖"的训斥,他心中毫无退缩,态度坚决不移。这让在场的领导们感到了深深的震惊。 面对毛泽东发自内心的劝说,彭德怀再次违逆了上级的期望。他坚持不承认自己有任何错误,更不愿做出违心的检讨和反省。 "分手不分手,那是你们说了算。但我决不会再违背内心做出虚伪的承诺。"面对毛泽东亲笔的信件,彭德怀如是写道,语气中透着一股子决绝之意。 是啊,他到底为什么要对党这样坚持?也许是久经战火锻炼出的一股革命气节在作祟。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在彭德怀的心中,与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分手"已是注定。 庐山会议后,彭德怀与毛泽东的关系走向了决裂,两位曾经的战友也就此分道扬镳。毛泽东无奈叹息道:"彭老人就是这么个性格,谁也奈何不了他。" 是的,与其做出违心的屈服,彭德怀宁愿与党内最高权威对抗。这虽为他带来了沉重代价,但也彰显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或许这就是他作为一名革命者所应有的准则与底线。 彭德怀与毛泽东的"分手",不啻于一次微小的权威与个人意志的对决。虽然最终彭德怀被边缘化,但他的挺身而出,却塑造了一段中国革命历史上可圈可点的篇章。一个人,即使渺小,但只要有坚韧不拔的信念,便可与权威叫板。 (信息来源:2014年09月10日 光明网——谪居挂甲屯时彭德怀与毛泽东的两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