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毛主席特型演员古月访问美国时,遭到台湾记者的刁难:“你什么时候来台湾?”古月思考片刻后的回答,让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一个平凡的孤儿,却有着不平凡的命运,古月原名胡诗学,出生于湖北武汉,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双亲的呵护,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 1949年广西解放后,古月在桂林的孤儿院里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谁也想不到,这个可怜的孩子将来会有如此非凡的际遇。 古月10岁那年,看着人民解放军英勇壮举时激动万分,他毅然决然跟随部队离开了孤儿院,文工团的战士们被这个勇敢的孩子感动,就收留并培养了他。 古月在文工团里学习了绘画、摄影等多种技能,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对体育运动有着特殊的天赋,篮球一直是他最钟爱的运动项目,曾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殊荣。 古月从来没有想过要从事演员这个职业,直到有一天的一个偶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67年,古月已是昆明军区文化科干事,在一次乘火车出差时,对面一人盯着他看了很久。 古月好奇询问,那人拿出一张《毛主席去安源》的画像说:"你长得真像毛主席!"车厢里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纷纷附和道古月和画中的毛主席确实神似。 这让古月大开眼界,回到单位后他就开始模仿毛主席的仪态举止,果不其然,同事们都惊叹于古月和毛主席的相似度之高。 随后的10年间,随着越来越多开国元老的离世,国务院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部决定选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 经过层层筛选,古月等人被选中,而叶帅更是直言"这就是毛主席本人啊!"于是,古月正式成为了毛主席的特型演员。 从那时起,古月就全心投入到了对毛主席形象的钻研之中,他反复研读毛主席的著作和纪录片,虚心向老一辈革命家们请教,努力模仿毛主席的一言一行。 为了更像毛主席,古月甚至连饮食和语言习惯都尽量模仿,像是吃红烧肉、讲湖南话等,但古月始终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这与他扮演的伟人气质如出一辙。 凭借着执着的钻研和高度的尊重,古月在84部影视剧中饰演毛主席,将革命领袖的雄伟壮阔、诗人般的豪爽气质化身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连毛主席的女儿李讷看了也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放,感叹"你太像我父亲了"。 可以说,当年古月所塑造的毛主席形象是最为生动、最为入木三分的,然而就在声名鹊起之际,古月却遭遇了一个棘手的考验。 1993年,古月随团访问美国,一名台湾记者突然质问:"你都来美国了,什么时候到台湾去看看?" 这个问题里暗含了太多的讥讽和敏感因素,作为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古月的一言一行都将备受关注。 面对如此刁难,古月并没有慌乱,而是沉着应对,他用湖南话回答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机会我一定会去,到时候和孙飞虎先生一起去。" 现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古月这番话无疑展现了统一祖国的坚定意志,他明确表达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立场,同时提及蒋介石的特型演员孙飞虎,隐喻着两岸人民的终将团圆,这个回答不啻是对祖国统一的最好期盼。 2005年7月2日,古月在参加活动时不幸因心梗去世,年仅68岁。 然而古月一生都在向毛主席学习,坚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对金钱等物质看得很淡,他平生所赚,除了维持基本生活开支,其余都捐赠出去了,生前曾有人说,古月塑造的毛主席正是因为他自身高尚品德的缘故,才能那么入木三分。 古月这位平凡人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对革命理想的坚守,书写了自己辉煌的人生传奇,他将毛主席的形象展现得栩栩如生,让后人更多地了解了这位伟人的魅力。 正如他生前所愿,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相信他的愿望终将实现。古月一生勤奋刻苦,却能保持初心永不磨灭,这份执着与坚韧,注定会让他成为永远的传奇。 参考文献: 人民艺术家杂志2019-10-12《他把自己活成了第二个“毛泽东”,也被熟悉毛主席的人不自觉当成了第二个“毛泽东”》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