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台湾人为了帮大陆发展芯片,放弃世界第一大芯片制造商10%股份,舍弃了公司,甚至退出“台湾省籍”,最后如何了? 张汝京,1948年出生于台湾,他的家庭背景对他的影响深远,他在美国获得了工程科学硕士和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并且在德州仪器这家知名的半导体跨国公司工作了二十年,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行业经验。 在1970年代中,张汝京的父亲张锡纶对他的职业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张锡纶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激励着张汝京,他希望儿子能为祖国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汝京深受父亲思想的影响,于是放弃了他在美国公司所持有的股份,回到了祖国,当张锡纶询问何时能在国内开办自己的工厂时,张汝京心中便种下了创业的种子。 尽管如此,建厂的道路并不平坦,张汝京对于资金筹措、政策理解和人员招募等方面均知之甚少,因此他决定首先学习市场行情和规范再着手建厂。 1987年,他在台湾创建了世大半导体公司,初期在摸索中前进,但后来发展迅猛,尽管台积电在行业中的地位坚如磐石,世大半导体还是在短短三年内,实现了接近台积电三分之一产能的成绩。 就在世大半导体逐步迈入盈利期时,公司迎来了转机,张汝京透露,除了前两座工厂设在台湾外,其余从第三座至第十座都落户于中国大陆。 台积电对世大半导体的发展速度感到震惊,提出了以八倍价格收购的计划,然而张汝京不为所动,他的目光投向的是中国大陆的芯片产业。 在谈判桌上,张汝京向台积电高层表示,若能获准在大陆设立芯片加工厂,那么他便愿意让渡世大半导体,他始终心系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繁荣昌盛,视个人权益如同草芥。 虽然台积电曾一度答应张汝京的请求,但随后却未能践行承诺,这也促使张汝京决定离开台积电,开始在大陆筹备新的创业之旅。 抵达大陆后,张汝京与志同道合的好友江上舟携手,共同为上海的发展注入活力,他们在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准备后,共同创办了中芯国际这家公司。 张汝京凭借过去丰富的建厂经验,率领包括300余名国内外顶尖技术人员在内的专业团队加盟中芯国际。 在中芯国际的引领下,中国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实现了质的飞跃,仅用了13个月的时间,公司就成功建立了领先的八英寸芯片生产线。 截至2001年9月,该生产线创下了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建造速度的纪录。 如今中芯国际已经成为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的标杆性企业,张汝京为实现中国芯片产业的宏伟蓝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无尽的努力。 在这个伟大事业的征途上,张汝京式的志士仁人越多,国家在芯片产业的成就就会更大。他以满腔的热忱和智慧,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参考文献: 湖北长江商报2023.06.05——《张汝京四次创业助造“中国芯” 中芯国际跻身全球第四盈利年超百亿》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