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解放战争初期,张震任中野9纵司令,主要负责两淮方向的战斗,一开始并不在粟裕的直接

解放战争初期,张震任中野9纵司令,主要负责两淮方向的战斗,一开始并不在粟裕的直接指挥下,因而错过了七战七捷的苏中战役。

华野成立后,张震出任二纵副司令。从张震回忆录可以看出,他对九纵被拆并是很遗憾的,他认为“自己竭尽全力、然未竟全功”。

然而二纵副司令这个职务并非主官,如果没有大的改变,张震将在解放战争最激烈的时期失去独当一面的机会,遗憾良多!

由于机缘巧合,粟裕帮助张震走出了他军事生涯的关键一步。

七月分兵华野损失严重,粟裕的战后总结受到陈毅谭震林反对,此时是粟裕战争生涯的低谷,那时几乎找不到一个理解自己的人!但粟裕仍认真思考七月分兵的战略问题,也思考南麻临朐战役不能快速攻克敌人据点的战术问题。

此时张震也写了一篇总结,这篇总结中心思想与粟裕正在思考解决的战术问题相近,因而粟裕也记住了这个与自己有着思想共鸣的部下。

困难时期,有人坚定的支持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这样的人,那个时候,对粟裕来说,主席算一个,饶漱石也算一个,张震地位不高,不能在实际上给粟裕提供很多帮助,但心理因素对粟裕的影响也很大!

当时华野由多个部分组成,内部指挥环境复杂,为了做事方便,意气相投的战友同僚一起共事那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后来传言粟裕在华野威信不高、许多部下都不服从命令等等。当然,相比陈老总被部下发报控告“不会打仗”、四平之战后林总被手下议论“留洋吃了几年洋面包,回来不会打仗了”、彭总在西府失利后被贺炳炎廖汉生发火顶撞、华北聂帅大同集宁张家口失利后被郭天民直接怒怼的尴尬,粟裕这样的传言还是相对轻多了。

但是,一个战役指挥者,有得心应手的部队及助手,指挥起来更能得心应手!一四六纵为何在华野能建立那么大的功劳?除了部队实力强大外,更有一四六纵本属新四军一师,叶王陶更能理解粟裕指挥意图、粟裕指挥更加顺畅的缘故!

叶王陶钟期光,都是粟裕一师老战友,粟裕打仗更多靠一四六纵,野战军政治工作更多靠钟期光,而司令部工作后来也更多的依靠张震!叶王陶钟张五人可算粟裕战友中的战友。

七月分兵后,中原局势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中央要粟裕组织执行渡江南下的任务,粟裕想起了张震,因而把他要来,出任粟裕兵团参谋长。在这历史转折的关头,张震也很清楚渡江南下是那时最关键的任务,因而来到粟裕身边,从此跟随粟裕转战中原。

后来渡江任务取消,粟裕就让张震出任了华野副参谋长。由于陈唐一直在外带兵作战,张震实际上承担了华野参谋长的工作,协助粟裕进行了豫东、济南、淮海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幸运地在定鼎中原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绘上了浓重的一笔!

1949年2月华野整编为三野,张震正式出任三野参谋长,又再次得到一次升迁,成为名副其实的三野首长,为晚年出任军委副主席积累了坚实的军中资历!

评论列表

maris
maris 3
2024-07-31 00:30
三大参谋长刘亚楼,李达,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