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生一直受到辽国的统治,由于辽国对女真族的长期欺压使得女真对于辽国充满了怨恨。之后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开始了反抗辽国的战争。随后女真军队在宁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战中击败辽军。次年完颜阿骨打建国称帝,这个时候辽国才开始重视女真的崛起,但是已经晚了,在之后辽天祚帝御驾亲征的一战中,完颜阿骨打以两万兵力击败了天祚帝的七十万大军,同时辽国境内也发生了叛乱,辽国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对抗金国衰败已成定局。在此背景下宋朝认为可以乘机拿回幽云十六州,于是就有了宋金“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前的三种声音
金国日益强大,辽国灭亡已成定局,宋朝的君臣们就怎样去应对金国灭辽后宋朝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益展开了讨论。宋朝最后选择了连金灭辽收回幽云十六州,但是最后不仅没有收回,还让金国看出了宋朝军事的软弱,朝政的腐败,继而在灭亡辽国后,一举进军南下灭亡了北宋。如果不是岳飞等将领的拼死抵抗,南宋可能刚建立也会灭亡。竟然后果如此严重,难道当时的宋朝君臣不明白与虎谋皮,唇亡齿寒的道理吗?当时是有三种不同意见的,但与金国合作无异于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了。
第一种是认为两不相帮坐山观虎斗,太宰郑居中认为澶渊之盟到现在已经百年了,宋朝百余年间没有大的战事边疆部队武备松弛不宜用兵。而且胜负难料,一旦陷入僵局必将劳民伤财,况且以太宗皇帝的英明神武都没能收回幽云十六周,现在更加不应该轻易用兵。
第二种更加激励,枢密院执政邓洵武认为应该帮助辽国抵挡金国,现在国内兵势不振,财力匮乏,民力凋敝,一个弱的邻居远比一个强的邻居要好的多,哪有帮助老虎灭掉狼,让老虎睡在自己身旁的道理啊!
第三种是大臣蔡京、童贯认为辽国灭亡在即现在出兵收复幽云十六周易如反掌,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宋徽宗也认为这是一个机会,虽然宋徽宗昏聩无能但他也想开疆拓土名垂青史完成先祖没有完成的事,对于这样的诱惑宋徽宗没有理由拒绝,于是这一计划就这样敲定了。
“海上之盟”约定宋金各自进军攻辽,其中金军攻取辽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与中京大定府(今辽宁昭乌达盟宁城县天义镇大明乡),宋军攻取辽的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宋答应灭辽后,将原来于澶渊之盟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则答应将燕云十六州还络宋。结果宋军却败给了被金军打的灰头土脸的辽军,这时金国已经攻下了中京和西京,后又攻克南京。这时金国已经发现了宋朝军事的羸弱,在之后的谈判中以宋军没能按承诺“攻陷辽南京”,而拒绝还燕云。后来虽然用钱换回了燕京地区,但宋朝得到的只是空城,财产和人口都已经被金国搜刮一空。
正是由于这次的军事行动把宋朝军政问题全都暴露在金国面前为后来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但是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以当时的情况看辽国灭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即使宋朝帮助辽国抵挡金国也只能延缓一下辽国灭亡的脚步而已,如果宋朝能一举攻克燕京巩固在幽云的势力,金国可能并不会那么快去进攻宋朝,毕竟有幽云作为屏障的宋朝是没那么好打的,而且辽国刚灭金国立足未稳一旦发生意外,辽国卷土重来金国的局面就不太好了。但历史没有如果,有时候历史又是那么惊人相似,在南宋末年金国也面临了同样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