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故事之千古第一贪和珅,和珅到底贪了多少钱?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备受争议和非议。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清朝乾隆年间那位权倾朝野的大内务臣和珅了。虽然他麾下手握重兵,但却因贪婪无度而被世人耻笑。 就连他生前的巨额财富,也曾一度被认为足以与十年国赋相抗衡。那么,这位被冠以"千古第一奸淫棍"骂名的和珅,到底贪了多少钱财呢? 和珅原是生于康熙年间的一介草民,靠着智谋和贪婪一步步爬上了权力的巅峰。 当年乾隆帝继位后,他便被委以重任,掌管了朝廷内务。那时的清朝已是鼎盛之期,国力渐富,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当权者们却慢慢陷入了骄奢淫逸的怪圈。 作为内务府的实权掌控者,和珅自然而然就成了这一时期最大的权力者。 他不仅在朝中被乾隆帝倚重有加,更是被乾隆视为"知心人"和"小心肝"。可以说,没有乾隆帝的这番狂风暴雨式的宠信,和珅也很难在朝中如鱼得水。 但凭借这层蒙昧的关系,和珅可就放开了手脚大举敛财了。他不仅私自揽收贡赋钞,还横征暴敛、剥削旗民。 据当时的御史大夫们估算,和珅在任内囤积的私家钱财竟高达七千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朝廷十年的收入总和! 有人或许会说,单是一个权相在朝理财,怎能挥霍到这种地步呢?其实,这并不难理解。你得知道,和珅可是个出手阔绰、行事荒淫的主。 比如说,光是为了讨好乾隆而修建的静思山园就耗费了巨资。这座依山傍水而建的避暑山庄,占地连绵数十里,园中有万千奇景供游玩赏析,建造之费用竟达千万两白银以上! 再比如,和珅为了在朝中扩大权力,对外也是敞开了钱袋子的。当时他到处拉拢亲信,收买人心,到处行贿赂之风。 即便是普普通通的小吏,他也要给予小费重酬,博得他们的拥护。更有甚者,和珅居然包庇了一批行贿者,以求得更多钞赂。 乾隆帝为了维护朝政中央集权,对这一切也是熟视无睹。 只要和珅能主动上缴部分贿赂,他便纵容和珅在外面横行霸道。也正是因为有乾隆帝这面"遮羞布",和珅才能如此猖獗贪污,无恶不作。 和珅贪婪的根本原因,无非是源于其巴结讨好的手段。当年乾隆帝喜怒无常、任性妄为,和珅便巧舌如簧地迎合乾隆的一切口舌之欲。 无论是滥修奢华园林,还是酗酒放荡不羁,和珅都极力讨好迎合,唯恐丢了乾隆的欢心和信任。 这也难怪乾隆帝会被和珅蛊惑人心,视同知己。事实上,和珅早就看透了乾隆帝这位德高望重的皇帝根本无心于理政,只想馋痴颐养天年。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他才敢在位数十年肆意挥霍和贪污受贿。 但是好景不长,庸驺安锺终有坍缩的一天。及至乾隆帝驾崩,嘉庆帝继位后,那些饱受和珅欺压的旗民百姓们纷纷哭诉控告他的罪行。最终,连当朝大臣们也不得不对和珅的贪腐现象睁开了眼睛。 经过详查,和珅被控有20余条大罪,其中就包括:侵吞国赋、敛财百万、私藏贡品、诈骗无数、受贿枉法以及包庇匪徒等等。 据当时的记载显示,光是他私藏在京城和外省私宅中的财物总值,便高达一亿两白银之多! 面对如此重罪,当朝大臣奏请嘉庆帝严惩和珅以儆效尤。然而,嘉庆帝看在乾隆皇考的份上,最终只判处和珅自尽,并将其家产尽数查抄充公。 就这样,这位曾一度被乾隆帝溺爱有加的权相,最终在朝野唾弃声中喋血身亡。不过,即便是到了今天,和珅的贪腐丑闻却依然广为流传,引以为戒。 或许,这就是事物的必然规律吧。一个人的贪婪欲望越是无厘头,他的下场也就越加悲惨。有人认为,和珅曾一度手中的财富几乎可以买下半个朝廷了。不过到了最后,他的权力和金钱也都付诸东流,一无所有。 这或许就是上天对一个人的惩罚吧:贪婪无度,迷失理智,最终一无所有。也正是源于这种教训,后人对和珅这号人物才产生如此大的反感。 不过,单单谴责和珅一人或许也有失偏颇。从根源上看,和珅之所以能如此猖獗,完全是乾隆帝这个最高统治者失察所致。 一位明智的君主,理应对权相的腐败现象果断查处,而不应如同乾隆帝那般纵容姑息、视而不见。正是乾隆的这种无为而治,助长了和珅贪婪无度、敛财无赦的恶习。 由此观之,和珅的丑闻实则是清王朝晚期一种衰微现象的缩影。如果说前期的盛世是清朝政治发展的顶峰,那么和珅式的贪腐就是这座顶峰后的低谷期了。 和珅贪婪的金钱数额虽然触目惊心,但他所代表的则是一种更为根深蒂固的社会弊端,一种朝野上下共享贪腐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和珅这个人只不过是这种弊端的一个缩影和投影而已。 所以,我们要努力杜绝权力失控、监督滥用的现象,建立完善的法治制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和珅那样的悲剧重演,确保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