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去了一趟,欧洲觉醒了!美英拒绝出席普京就职典礼,法国不跟。 普京就职典礼让欧美破防,美英带头拒绝派代表出席,欧盟内部却出现了重大分歧,法国带头不跟,匈、斯保持跟进。 5月7日,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俄罗斯,因为这一天,是普京第五个总统任期的就职典礼仪式。 但是,普京的就职典礼还没有开始,欧美就先搞出了大动静,也可以说是闹出了国际大笑话。 美国和英国已经明确表示,拒绝派代表出席普京的就职典礼仪式。按照美英预设的剧本,他们率先带了一个头,接下来就轮到了一帮跟班小弟们的表演时刻。 果不其然,欧盟外长博雷利随即跳出来表示,欧盟都不应该派代表参加这一仪式。 欧盟外长能够代表全体欧盟成员国的声音吗?显然不能。 法国就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不仅言辞犀利地抨击了博雷利的言论,而且当众表态,法国将会派代表参加普京的就职典礼仪式。 法国给出的理由也很客观务实,因为这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对外交规则和礼仪的尊重,也是保证两国之间沟通对话渠道畅通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手段。 在欧盟内部,法国也并非孤军奋战,持有相同意见的还有匈牙利和斯洛伐克。 至于德国和其他欧盟成员国的态度则比较模糊,既没有明确会跟随美英的步伐,也没有表态会紧随法国跟进,只是认为派代表参加普京的就职典礼,似乎有点不太合适。 通过这件事也能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道貌岸然的美国和英国,现在为了孤立俄罗斯什么都不顾了,带头把外交规则和礼仪踩在地上摩擦; 第二,中国这一趟没有白跑,欧洲部分国家已经把觉醒的姿态搬到了台面上,敢跟美英公开叫板的法国就是个例子。 近年来,联合欧盟孤立俄罗斯是美国的重要外交战略之一,拜登在冯德莱恩的配合下也的确取得了重大成果。 美国通过一场俄乌冲突,把欧盟紧紧绑到了自己的战车上,孤立遏制俄罗斯的同时,让美国的军工复合体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紧紧跟随美国步伐的欧盟又得到了什么呢?说得难听点,他们非但没有跟着美国喝上一口肉汤,甚至还要面临美国敲骨吸髓式的压榨。 也可以说,他们跟着美国围堵俄罗斯,到头来受伤最深的却是自己。 欧盟成员国中,最先觉醒的并不是法国,匈牙利从一开始就没有上美国的套,一直保持着难得的人间清醒。 无论是美国要联合欧盟围堵俄罗斯,还是要遏制孤立中国,匈牙利始终都持反对观点。 不过,匈牙利在欧盟中的地位不高,很难对欧盟的政治产生影响。 但是法国就不一样了,堪称是欧盟的政治支柱,法国的政治倾向和态度,会对欧盟成员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所以,外界普遍持有一个观点:法国的政治、德国的经济,欧盟离开法德就玩不转,跟一个空壳没什么区别。 由此不难看出,法国在政治上的觉醒,以及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跟进,很大程度上会左右欧盟的政治倾向。 而这样的情况,也让美国处心积虑搭建了“联欧抗俄”战略变得摇摇欲坠,成为国际社会嘲笑的笑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