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黄百鸣拍《家有喜事》,他请来刚走红的周星驰,周星驰要价800万,而当时名声大噪的张国荣也不过是300万,可黄百鸣却爽快答应。 1992年,香港影坛正值电影黄金时代。 当年,身为编剧兼导演的黄百鸣在《家有喜事》的筹拍过程中,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对影片的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唯独在选角上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 根据剧本设置,《家有喜事》有三位男主角,分别是大哥、二哥和三弟。 按照黄百鸣最初的构想,他希望能请到当年风头正盛的张国荣担任二哥,并与张曼玉这对荧幕情侣搭档呈现。 不过,就在准备工作渐入佳境之际,一个意外的插曲出现了。那就是新晋小生周星驰向黄百鸣开出了一个"天价"的片酬要求——800万港币! 对于当时任何一位明星来说,800万港币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便是张国荣这样的一线大明星,片酬也不过300万左右。 面对周星驰的这个"滑天下之大稽"般的要求,黄百鸣当时着实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一方面,周星驰的喜剧天分有目共睽,如果能请到他加盟,必将为电影增色不少。另一方面,800万的片酬无疑会给电影的预算带来沉重压力,黄百鸣不得不三思而行。 就在黄百鸣犹豫不决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故又发生了。原定担任二哥的张国荣直接找到周星驰,主动将二哥一角让了出来,自己则要求改演三弟。 对于张国荣这个举动,周星驰当时大为感动。因为根据剧本设置,三弟一角除了有张曼玉这个靓丽场外,戏份和光彩程度都比二哥逊色不少。 不过,正如张国荣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我早就知道星仔的喜剧才华了,如果他来演二哥,一定会把戏份全演光了。那时我只想着,能给观众一部精彩的作品就好,谁演什么角色倒是其次。" 凭借这份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张国荣向后辈们展示了一个优秀演员应有的专业素养。换做是别人,绝对难以做到这种"高瞻远瞩、能下能上"的气度和精神。 有了张国荣这个"顶梁柱"般的支持,黄百鸣也终于拨云见日,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周星驰的酬劳要求。从那一刻起,《家有喜事》也开启了它辉煌而传奇的拍摄之路。 回想起电影的拍摄过程,黄百鸣直到现在都对两位主演的表现记忆犹新。张国荣虽然角色有所转换,但依旧保持了极高的专业水准。 不仅表演出色,而且在生活中也随和谦逊。他经常在片场上逗弄工作人员,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至于周星驰,则让观众们在银幕上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喜剧小生的最高级"。他将二哥这个"娘娘腔"的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完全颠覆了大家对该角色的刻板印象,堪称开年内一绝。 凭借精湛的演技和出色的配合默契,两位主演在电影中可谓是妙趣横生、捧腹大笑,为这部本已温馨感人的家庭喜剧增添了无数欢乐的色彩。 最终,《家有喜事》在1992年上映后不但获得了极高的票房成绩,更被广大影迷奉为香港喜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对于黄百鸣来说,这无疑是事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突破和成功。作为一位从业数十年的老戏骨,他终于在这部电影中证明了自己拥有成为一线导演的实力和能力。 而让黄百鸣感触最深的,其实是那次庆功宴上发生的一段小小插曲。当时在宴会现场,周星驰和张国荣不期而遇。两人一见面就亲热地拥抱在一起,互相道喜庆祝电影的成功。 然而就在这时,周星驰突然鞠躬向张国荣表示感谢,并说:"当年要不是你主动退出二哥一角,我可就没有机会大显身手了!" 面对周星驰的真挚道谢,张国荣却只是摆了摆手,爽朗地说:"都是同行,何必多礼?演员最重要的就是用心专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戏演绎好,给观众一部好作品。" 这一幕看在黄百鸣眼中,不仅暖心还感人。这两位才华横溢的年轻演员,不仅展现了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更展现了互相尊重、互帮互助的同行情谊。 由此可见,即便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娱乐圈,友情和专业精神也从未消失。只要怀揣一颗谦逊好学的心,就终将获得事业上的成就和人生的意义。 五年后,当黄百鸣再次执导了一部家庭喜剧时,他毫不犹豫地再次邀请了张国荣和周星驰双双加盟。 这一次,张国荣不但出演了正牌男主角,而且在戏外还背地里主动为周星驰在片酬上"撑腰",为他争取到了更高的酬劳。 尽管张国荣和周星驰当年的绯闻一度传得沸沸扬扬,但从这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友谊却是真挚而持久的。而黄百鸣更是如数家珍般珍视着与这两位好友之间的情谊。 直到今天,每当被问及《家有喜事》时,黄百鸣总是会由衷感叹:周星驰有着喜剧界的最高造诣,张国荣则是一位极具专业素养的优秀演员。正是因为他们的加盟,才使这部电影成为了香港影史上的经典。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