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王德顺在国外大使馆完成“活雕塑”表演后,大使疑惑地问:“整个表演,您的肚子一直都

王德顺在国外大使馆完成“活雕塑”表演后,大使疑惑地问:“整个表演,您的肚子一直都没动,您是怎么呼吸的呢?”听到回答后,大使惊呼“还可以这样”。 在舞台表演的世界里,总有一些大师级的艺术家能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王德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国内第一个将"演员"和"真正的雕塑"结合起来的表演艺术家,王德顺创造性地发明了"活雕塑"这一全新形式。 他能将自己的身体完美无缺地模仿成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塑,不仅肌理、姿势和细节都惟妙惟肖,就连呼吸也几乎是看不见的。 这种创新形式对演员的要求是极高的。不仅需要过人的肢体控制能力,还得有扎实的基本功底作为根基。 "静止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极限运动,就像憋气一样,稍有闪失就会喘不过气来。"王德顺说。每次演出他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调理好状态,才能驾驭这种考验体力和耐力的形式。 之所以对肢体表演如此精通,源于王德顺从小就对哑剧有着非同寻常的热爱。 1974年,王德顺在北京戏曲学校学习表演。偶然的一次机会,他结识了一位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哑剧大师。 大师的精湛表演技艺令王德顺对这门古老而高雅的艺术形式从此着迷,于是转而一心钻研哑剧。 然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哑剧确实是个小众艺术。王德顺为了追求梦想,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不归路。 许多人都觉得他在做一件多余的事情,但他从未气馁。终于在1989年,凭借一台独角戏,他获得了中国戏剧家协会的肯定。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哑剧演员,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先决条件。王德顺很早就养成了健身的习惯,每天都会坚持锻炼。 "成为活雕塑需要相当大的体力。"身高1米73的他,平时会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锻炼上半身力量的动作,同时频繁做拉伸运动,增强韧性。如果长时间固定一个动作难免会酸痛,他就会及时活动关节,保持肌肉的柔韧度。 多年的身体锻炼造就了今天的"活雕塑"。当王德顺在舞台上完全静止不动时,他的肌肉和骨骼已做好了充分准备。 观众如果仔细看,甚至可以看到他呼吸的频率是极为缓慢的。对于刚才那位惊讶的大使,他幽默地解释说:"我是用'腹式呼吸'小幅度地动用肚皮在呼吸的。" 说到王德顺的身体管理,我们不得不提到他在晚年过上了怎样一种精彩生活。虽然已年过花甲,但他对生活的热情一点也没减。"一个人就像一尊雕塑,越老越有味道,反而越迷人。"他常这样说。 不仅在舞台继续表演,王德顺最近还尝试做起了职业模特的新角色。他经常穿着朴素的长衫,高深沉稳的面容就像一位诗人。表演时的睿智沧桑和默默内敛,与杂志上展现的时尚魅力形成有趣的反差。 "我根本无视年龄,只要身体还允许,我就要大胆去尝试各种生活方式。"或许正是这种豁达随性的人生态度,让王德顺保有年轻般的活力。 走在路上,也很容易就能看到这位身姿笔挺、神采飞扬的老人。有人说,他的生命就像一幅立体画,关于人生的智慧和他本人一样,都含蓄内敛却又饱满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