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太监陪慈禧下象棋,正起劲儿时,忘了避讳,张口就来:“我杀了你的马。”话音未落,其他太监吓得脸色惨白,慈禧当即怒道:“那我灭你的族!”果然,陪慈禧下棋的小太监当天就被杖毙,他的家人最终也未能幸免于难…… 当天傍晚时分,慈禧太后如常在棋房要了一盘热乎乎的龙井茶,然后吩咐宫人请那小太监进来陪着她下棋打发时间。不一会儿,一个干瘦的小身影就恭敬地跪在了殿内,等候着太后的吩咐。 慈禧太后一边喝茶,一边审视着眼前的小太监。这孩子今年十四岁,是新近从天津赶来充当太监侍从的。因他生性机警伶俐,棋艺也颇有一番造诣,所以经常能博得慈禧太后的欢心。 于是,棋局就在彼此寒暄后拉开了序幕。慈禧太后执黑先行,局面一度险象环生。好在那小太监对中局有着独到的见解,运筹帷幄,竟让双方的战况几次扭转乾坤。 就在双方你来我往、旗鼓相当之际,那小太监渐渐被棋局的气氛所吸引,竟然一时疏忽了作为太监的本分。他张大了嘴巴,对坐在对面的慈禧太后大声说道:"我杀了你的马,哈哈!" 这话一出,现场的气氛顿时凝固。这实在有违规矩,居然如此直白粗鲁地当着太后的面说出了"杀"字,分明是对慈禧太后的无礼和挑衅! 其他太监听到这句话后,更是被吓得面无人色。因为在太监心目中,太后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任何人都不能对她有丝毫冒犯。 果然,待那句话落地后,慈禧太后顿时变了面色,怒目而视。她虽年过花甲,但精神头头是道,哪里容得了太监的半点放肆?当下便恼羞成怒,断然决定要惩治这小太监一顿,以儆效尤。 其实,对于太监下棋打牌时的言辞,慈禧一直有着严密的注意和监控。她认为,下棋乃是备足雅正,需卫士们时时刻刻留心言辞,决不能用一些不雅的词语。 如果太监们无意中说出"杀""毙""残"等暴戾之词,便要受到惩罚。即便是打牌时说出诸如"射"之类的词,也会招来慈禧的训斥。所以,每每下棋打牌,宫人太监们往往全程噤若寒蝉,连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 可是这一回,竟然有太监如此直白地说出"杀"字,而且还是对着太后本人。这在慈禧看来,分明就是肆无忌惮的挑衅和无礼,因此她义愤填膺,决定要绝对的严惩不贷! 这样的事情在晚年的慈禧太后身边屡见不鲜。由于她自尊心极度膨胀,加之被宠幸太过,性格变得日益猜忌和暴虐狂躁。 她会对着太监们的一些无心之失大发雷霆,口不择言地命令他们受罚;她会毫无根据地指责自己的亲信是在密谋暗算她;她会对宫女和侍卫发脾气,连珍贵的瓷器也往他们头上砸去。整个紫禁城就这样笼罩在一种阴郁恐怖的气氛中。 慈禧太后之所以会有这样反常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她的骄横自负和自尊心过强。作为一介妇人,她能在当年的宫廷政治中一路杀出重围,掌控大清帝国,确实是万分不易。然 而权力也同时让她变得目空一切、肆意妄为。 她甚至觉得,别人对她稍有疏忽或不敬,就等于对她的人格和尊严的亵渎。因此常常看似无心的一句话,就会招致她无端的怒火。她的心情也变得飘忽不定,谁也猜不透她的想法,只能时刻提心吊胆。 这也直接影响了她太后执政时期的决策。比如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她固步自封、骄气干云,决绝听不进任何理性的建议,导致清军最终溃败。她那时的心理状态完全被自我膨胀主宰,连最亲密的人也难以左右。 这种性格的改变和行为的反常,无疑加速了慈禧太后晚年的昏庸统治,从而也直接加剧了清朝的衰落。整整数十载,她肆意挥霍国力,妄自尊大,置清帝国的大计于不顾。 无论是在甲午战争中丢失领土,还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中几近覆灭,慈禧太后那不可一世的性格和行为使然,都起到了决定性的推手作用。她对权力和自我的迷恋,最后只能让清王朝万劫不复,很快便走向了灭亡的结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