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手术费需要46万,我通知儿子女儿一人出23万,女儿不但拒绝了,还对我说:“妈,求你别再联系我了,6年前你们把320万拆迁款全部给我弟弟,还说我是泼出去的水,难道你忘了吗?” 八十高龄的陈妈妈住进了医院重症监护室。查体结果显示,她的心脏病已到了危及生命的地步,必须立即动手术。 虽然医院就在家附近,但手术费高达46万元,对于这个曾经的普通工人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陈妈妈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为了凑钱治病,她打算让两个孩子各出一半的手术费,于是分别打电话通知了他们。儿子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但女儿不仅拒绝,更是狠狠地训斥了陈妈妈一顿。 老陈一家原是街坊邻里家喻户晓的"模范家庭"。老两口勤恳工作,拉拔儿女成才,生活虽不富裕但其乐融融。可儿子小明自小就被父母宠坏了,而女儿小红却总是被冷落。 小明从小就被视为"家里的宝贝",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无论他在学校闯了什么祸,在家里只要撒撒娇,父母就都宽宥大度地原谅了。 高中时代放荡不羁的小明,父母为了不伤及他的前程,不惜花重金为他把户口迁往城里,帮助他逃避惩治。 相比之下,小红自小就被当成"泼出去的水"。平时父母对她百般刁难,要求她家务要全包,成绩还必须拿满分,否则就是"一家亲口痛骂问祖宗"。 小红虽然承受了巨大压力,却仍表现优异。可哪怕她考上了名牌大学,父母也从来没表扬过她,反而对她恃宠而骄的弟弟更加纵容姑息。 小明曾经两次被女朋友怀孕打掉孩子,家人都体谅地为他摆平了,但小红却被家里人狠狠批评一番。 就连2015年的"天价彩礼风波"也是父母含笑九泉地为儿子摆平了,而小红却从未得到家人的任何支持和鼓励。 小明和小红就这样在家人矛盾的环境中成长。小明无所作为却依然被娇纵着宠爱,而同样出身卑微的小红则是勤勤恳恳地打拼努力。但家人竟就这样用"宠儿"和"灰姑娘"的标准评判了自己的儿女。 不难想象,小明在长期溺爱下变得越来越放纵自私。哪怕是在家中,他也甚少做家务,更不用说为家里付出劳动了。 父母对他的不良行为也越来越宽容,小明在外面吸毒滥交时,他们也假装看不见,生怕伤了儿子的自尊。 而小红则在父母的严厉要求下,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小红自幼就独立坚强,从未给家里添过任何麻烦。 可在家人眼里,她永远只是个"拖油瓶",是个连累家里的"糟糕种子"。小红越是用实际行动让父母刮目相看,父母就越是嫌弃她,认为她其实并没什么了不起。 2018年,老陈一家从城中村的"棚户区"拆迁出来,获得了高达32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本该是喜上加喜的好事,却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陈妈妈在丈夫的唯唯诺诺下,毫无疑问地把全部320万元都给了儿子小明,理由是等儿子结婚后要置办房子用。 可小红受了多年高压,早已实现了经济独立。此番不仅未得分毫,反而还被父母狠狠贬低了一番,说她是"泼出去的水,难道还想捞回来吗?" 小红只能硬着头皮来到父母家中,想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可陈妈妈当时对她百般刁难羞辱,态度极其恶劣。临走时,陈妈妈对小红怒目而视,说:"要是你再缠着,我们就断绝母女关系!" 从那以后,小红再也没有和父母联系过。她知道自己始终无法在父母眼里获得公平和宽恕,只能选择了彻底放手。而陈妈妈在把所有家产都捧到儿子手里后,也再未听到小明的任何一点好消息。 本文为短片虚构小说,请理性观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