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60年,哈军工院长陈赓办公室冲进一个女孩,她大声问:“凭什么不录取我,我就要

1960年,哈军工院长陈赓办公室冲进一个女孩,她大声问:“凭什么不录取我,我就要上。” 1940年,一个小女孩在山西的武乡八路军总部诞生,她就是左太北。出生的那一年,正值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而左太北的父亲正是八路军总参谋长左权。 1942年5月,日伪军对太行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为了掩护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2岁的左太北从此失去了挚爱的父亲。 从那时候开始,左太北就受到彭德怀夫妇的关爱和资助。 左太北被接入了延安儿童村,从此有了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在那里,她渐渐长大,并对父亲的事迹有了更多了解。 在儿童村的生活,让左太北深深体会到了共产党人的博大精神。村里的老人常会对孩子们说:"你们要像左权那样,将来也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一次,村长拍着左太北的头对她说:"好孩子,你父亲是我们太行的英雄,你一定要像他一样,将来也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 从那一刻起,报国之心就种下在左太北的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怀也愈发坚定起来。她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像父亲那样为国家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好学不倦是左太北性格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她刻苦钻研各门功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哈尔滨军工大学。能进入这所名校就读,左太北暗自高兴,离实现自己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左太北如愿通过了哈军工的数理化联考,分数跨过了录取线。她对能被学校录取充满了信心。然而,当最终的通知书送来时,上面赫然写着"政审不合格"四个大字。 左太北无法接受这个结果。难道她父亲为国捐躯,就注定了她在政审时被否定资格吗?经过深思熟虑,左太北燃起了"闯"的斗志,决定亲自前往哈军工解决这一疑虑。 当天下午,左太北鼓起勇气,翘了最后一堂课,直接来到了陈赓校长的办公室门口。她豁然推门而入,理直气壮地质问陈赓:"凭什么不录取我?我就是要上哈军工!" 这一出人意料的行为令在场的工作人员们大吃一惊。一个年轻女孩竟如此大胆,还对陈赓校长大声质问,这在当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然而正是这股子勇气,令在场的陈赓校长心生佩服。左太北就这样诚恳地讲述了自己的家庭史和报考缘由,表达了自己对哈军工的向往。 作为革命老区出身的陈赓校长,对革命烈士后代自然抱有同情心。更重要的是,他从左太北身上看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刚毅品格,认为这种品质正是国家所需要的。 "你有这股子闯劲儿,我就破格录取你吧!"陈赓一锤定音。就这样,左太北喜出望外,如愿考入了理想的哈军工。 进入哈军工后,左太北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之中,展现出了自己过人的潜力。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她孜孜不倦地攻读各门专业课程,从不畏惧任何挑战。 凭借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勤奋好学的品质,左太北在哈军工期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毕业后,她顺理成章地被国防科研单位录用,成为了一名航空航天工程师。 在这个全新的领域,左太北将过去在校期间的学习化为了实践的动力,全身心投入到了科研攻关之中。作为工程师,她对待工作始终怀着一股对祖国事业的赤子热忱。 左太北勤奋好学,热爱钻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勇于创新。在她执着追求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但她都一一地予以破解,为国防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表现,左太北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可以说,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国报国。与父亲左权为国捐躯的革命精神不谋而合,她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直至2019年,左太北因病离世,享年79岁。生命终点来临之时,她内心唯一遗憾的就是未能将父亲左权的英勇事迹更多地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这位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 退休后的左太北,将大部分心力都投入到了这项传承工作中。她四处撷归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宣讲父亲曾在游击队时期英勇杀敌的故事。 正是有了左太北的不懈努力,左权这个名字才得以在太原地区家喻户晓,成为当地新一代追随学习的楷模。通过她的口述整理,大量关于左权的革命史料也得以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