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隆志勇过境侦察,不料被越军认出,越军朝他连开数枪,见他坠河,越军大喊:“这个死神终于死了,领15万赏金去咯!”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越边境的紧张局势一触即发。自1979年中越战争结束后,越南方面仍不断有小股部队渗透入境,骚扰我边防部队和当地群众。 隆志勇就出生在靠近越南边境的广西一个小山村。 1979年的中越战争给家乡带来了巨大创伤,作为一个10岁的少年,隆志勇亲眼目睹战争带来的硝烟与鲜血,看到父老乡亲们如何在战火中失去亲人和家园,年幼的心灵充满仇恨和痛苦。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家乡父老报仇雪恨,保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1982年,隆志勇高中毕业,毅然投笔从戎,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出生在中越边境,熟悉当地环境,隆志勇被选派到某快速反应旅,接受侦察兵训练。 在连队,隆志勇刻苦训练,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在荒野穿行,他能轻车熟路;在丛林中隐藏,他能融入环境;面对敌人追击,他能瞬间反击。 经过长时间的磨砺,隆志勇完全适应了侦察兵的生活,成为了队伍中一名称职的战士。 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侦察兵,隆志勇在连队服役期间,执行过数十次对越南边境的渗透侦察任务。每次任务,他都能够轻装简行,秘密潜入敌境,忍辱负重,为团队争取到宝贵的敌情信息。 隆志勇不畏艰险,面对重重阻碍和险境时从不退缩。他的勇气和出色表现深受战友们的推崇,也让他在部队中赢得了极高的威望。 多次实战任务的经历,也让隆志勇对越南边境地区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对越南军队的部署布防了如指掌。每一次任务,他都能够正确判断形势,制定最佳路线,确保团队安全撤离。 1985年春,越南边境的局势再次发生变化。越军一个炮兵连在边境一带活动频繁,多次对我边境防线实施炮击骚扰,令人气愤。 为了确定他们的部署位置,上级决定派出侦察小组深入调查。考虑到隆志勇丰富的实战经验,连队决定让他带领一个4人小分队执行这项任务。 隆志勇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命令,开始认真规划行动方案。他知道,这将会是一次异常艰巨的任务,如果做好充分准备,小分队就有希望完成侦察并安全撤离。 行动当日凌晨,天色还未大亮,隆志勇就带领战友悄悄来到事先计划好的渡河点。他们选择在浓雾的时候快速渡河,以免被越军发现。 然而就在距离目标地点不远时,他们遭遇了埋伏在丛林中的越军哨兵。双方迅速交火,隆志勇判断形势不利,当即命令队员关好保险栓,掩护他去吸引火力。 他孤身冲锋,精准射击,同时投掷手榴弹制造烟幕。在隆志勇的掩护下,友军得以顺利突围撤离。 就在隆志勇准备退走时,一个越军士兵认出了他,大喊“是那个中国死神,快给我杀了他,可以领15万赏金!”随即全身心投入对隆志勇的追击。 隆志勇在枪林弹雨中拼命奔跑,可还是中弹多处,鲜血直流。情况危急,他决定孤注一掷,跳入北仑河企图脱险。在河水的冲刷下,隆志勇由于伤势过重,很快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隆志勇在战友的搀扶下苏醒过来。原来在他落水后,战友立即返回河边搜救,终于找到了他的踪影。 经过抢救,隆志勇的伤势逐渐好转,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部队医院的病床上,隆志勇得知了更多细节:原来敌军早就盯上了他这个当年参加中越战争、屡建战功的老兵,对他悬赏了高额赏金,希望能一雪前耻。而这一次,敌军误以为终于除掉了他,兴奋不已。 在医院休养一个月后,隆志勇终于康复出院,回到了部队。在这次任务中表现英勇的他受到了连队的表彰,被授予二等功。 更让隆志勇欣慰的是,他的事迹和精神在部队内迅速传开,许多年轻战士都被他的勇气所感染,纷纷要求加入侦察部队,保卫边疆。 而在越南一方,有关隆志勇的传说使敌军心生惧意,再也不敢轻易挑衅边境。 隆志勇的故事成为部队传承故事的重要内容,一代又一代战士都从这个普通战士的身上见证了中国军人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优良传统。 隆志勇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他的故事与精神必将永远激励着芸芸官兵,坚定捍卫每一寸疆土的决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