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在家里看电视,女儿正好给我打电话,没想到女儿说男友的母亲去世了,她不懂这里面的礼数,想问我该去不去,我本来想答应的,但是女儿说对方家里还想她披麻戴孝,这我就犹豫了,女儿到底该不该去呢?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正悠闲地坐在客厅,欣赏着电视机里的一场精彩比赛。孩她们从小就很听话,长大后各自成家立业,偶尔也会回来和我们老两口说说家常。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我的大女儿小辉。自从她去年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小齐分手后,她就一直待业在家,最近也在家乡城里找工作。我按下接听键,没想到小辉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哽咽。 "妈,小齐他母亲去世了......"小辉显然很难过,声音哽咽得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原来是前男友小齐的母亲病逝了,我不禁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感到扼腕。 小辉和小齐是在读大学时相恋的,两人感情一直很好。由于小辉从事的是新兴行业,小齐家里曾多次以传统观念反对,认为这一行业前景渺茫,最终还是导致了两人的分手。如今听说小齐母亲去世,小辉自然很难过,想要前去吊唁慰问。 "妈,我该去参加小齐母亲的丧礼吗?"小辉问我。作为女儿的母亲,我当然理解她的想法。毕竟小齐曾经是她的男友,两人相处了那么多年,对于小齐母亲的离世她自然会感同身受。 "去吧,去表达一下慰问就好。"我当时是这么想的。 "可是妈......小齐家里人让我披麻戴孝,以儿媳身份参加丧礼......"小辉的声音里透着一丝为难。 我愣住了。小齐家里竟然让小辉在丧礼上以儿媳妇的身份出席?这在我们这个地区的习俗里可是很不合理的。 小辉和小齐虽然是男女朋友关系,但两人毕竟已经分手,身份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让小辉披麻戴孝,无疑是在暗示她曾经的那层关系。 一时间,我陷入了沉思。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和传统,儿媳妇是要披麻戴孝、守丧的,以此表达对公婆的尊重。 可是小辉和小齐已经分手,她们根本不存在儿媳和婆婆的关系了。如果穿孝去送别,不但会给她带来声誉上的影响,也可能对她未来另觅良缘造成阻碍。 更重要的是,如果让小辉去披麻戴孝,实际上就是认同了儿媳妇这一身份,也就等于默认了她和小齐的关系,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我觉得小辉去吊唁表达慰问很正常,但绝不能披麻戴孝。不过,如果硬生生地不去,又会显得我们小家子气,对这段感情的结束不合情理。我的内心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那段时间,我夜不能寐。与其他父母一样,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女儿能幸福安康,将来能嫁个如意郎君,薪火相传。然而,一旦小辉穿孝去参加小齐母亲的丧礼,就等于认同了她以前的那段感情关系,这在我们当地可是很坏的风评,会给小辉受人非议,也可能影响她的婚姻大事。 可是,如果硬生生不让小辉去,又有失人情世故,显得我们小家子气。小辉和小齐的确相爱过,小辉去吊唁也是人之常情,何况小齐母亲对小辉也有知遇之恩。 我反复斟酌再三,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妥协方案。我准备亲自陪同小辉前去参加小齐母亲的丧礼,但只允许她以普通朋友的身份前往吊唁,决不能披麻戴孝。 同时我也要亲自和小齐家人解释清楚,婉拒他们的要求,以保护小辉的名声和前程。 第二天,小辉再次打来电话,语气里充满了忐忑不安。我主动开口说:"听好了,妈妈已经考虑清楚了。我们会去参加小齐母亲的丧礼,但你绝对不能披麻戴孝,只能以普通朋友的身份前去吊唁慰问。" 小辉沉默了片刻,终于松了一口气:"谢谢妈妈,我就怕自己做错了决定,给未来带来不好的影响。" 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妈妈当然要保护你了。不过,我们也要给小齐母亲最后一点尊重,你和小齐的确相爱过,我会亲自和他们解释情况,请他们别让你做违背心意的事。" 挂断电话后,我开始筹备前往参加丧礼的事宜。一方面联系小齐家里,表达了我们的心意;另一方面也让小辉准备了一些走亲访友时的吉祥物品,以示吊唁。 到了小齐家乡的那天,小辉一反常态地非常安静和拘谨。见到小齐亲戚们冲我们点头示意时,她甚至浑身紧绷。我只好主动打着圆场,先替小辉解释了来意,并郑重表达了对小齐母亲的怀念。 接下来,最关键的一幕来了。小齐家的长辈看到小辉时,正准备要为她披麻戴孝的仪式,我急忙拦住了他们,耐心解释道:"小辉和小齐已经分手多年了,她只是代表我们一家前来吊唁的,不便冒犯规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