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曾国藩临终前留下六个字,作为他的墓志铭,“不信书,只信命。”   曾国藩是晚清的

曾国藩临终前留下六个字,作为他的墓志铭,“不信书,只信命。”   曾国藩是晚清的一大奇人,后代的名人很多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比如毛主席和蒋介石都对曾国藩表达了钦佩之情。   曾国藩自己非常有想法,比如他认为在少年的时候,正是一个人立志的时候,这时候遇到挫折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所以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期遇到困难,一定要多多磨炼自己的意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到了中年的时候,曾国藩认为人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对此感到沾沾自喜的人,第二种是经历了人生的挫折,对此感到绝望,想要放弃的人。   这两种情绪都不是好的征兆,长此以往,容易让人产生懈怠。   要如何改变这两种情绪呢?曾国藩给出的答案是,要时刻克制自己的欲望,不骄傲自满,让自己不断地向前。   每个人都会到晚年,在曾国藩看来,老年是最不能经受逆境和挫折的。有一句老话叫做“临老临老,最怕打脚棍。”人到了老年之后,不要一天到晚做冒险的事情,一切还是求稳,给子孙后代积累一些财富比较好。   很多人活了一辈子再回过头来看曾国藩说的话,都非常的有感触。   那么,曾国藩到底是怎么说出这么多有哲理的话的呢?这一切和曾国藩的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其实也受到过很大的挫折,虽然曾国藩28岁考上进士,但是在考秀才的时候,就遇到了坎坷。面试曾国藩的考官认为他文理不通,就算努力也考不到秀才,劝说曾国藩放弃。   但是,曾国藩哪里是遇到挫折就说放弃的人?他选择到省城的名校岳麓书院学习,之后更是顺利的拿下了举人、进士,开始了自己官运亨通的道路。   官场上纸醉金迷,一不小心就会被“花花世界”迷了眼睛,为了能够让自己沉下心来学习,曾国藩给自己定下了“日课十二条”,不仅要求自己黎明即起,绝不恋床,而且还要求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对自己简直是苛刻。   当然,曾国藩也会有像普通人一样“庸俗”的欲望,比如他看到了有谁讨了貌美的小妾,曾国藩也会很羡慕,但是他会马上反思自己的行为,然后做出检讨,以此克制自己的欲望。   严格意义上说,曾国藩是一介书生。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卷入镇压太平军的战事中的呢?其实这也是一个意外。   太平天国总体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鄙弃态度,这对于很多读书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他们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看轻,也正是出于这种原因,四十三岁的曾国藩组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在后来的战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曾国藩其实不是一个“将才”,但是他在打战上的成绩却不容小觑,这其实和他的特点有关。曾国藩用兵非常谨慎,而且严格计量一切,在带兵打战的时候,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要求士兵们每日做到“内外兼修”,或许这就是他屡次取胜的原因。   曾国藩的故事其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会顺应自然和规律,年轻和中年时候努力奋斗,老年乐观豁达,就一定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信息来源:【1】人民网《曾国藩终身崇尚的“六字真言”:不信书 信运气》 【2】5号视频《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