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转!外媒终于意识到,是时候放下偏见,重新认识中国了!
最近,包括美媒、德媒、日媒等一众外媒再次将目光瞄准中国,让人惊奇的是,与此前酸溜溜的态度不同,这次它们都不约而同的对中国发出赞赏。
美国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紧盯中国制造与外贸,赞赏中国制造业3月的PMI指数为50.8%,高于美国经济学家预测的50.1%。并指出中国市场预期继续向好,中国经济正在展现出企稳迹象。的确,今年一开年,中国制造便显现出开门红的态势,数据显示,头两个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总值高达6.61万亿,出口达3.75万亿,创下历史新高。
德国《经济周刊》则敏锐地洞察到中国芯片产业的潜力,指出中国正努力在半导体产业中独立于西方,一些中国公司已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这一观察,让外媒开始重新评估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实力。
而日媒则将目光转到了中国新能源产业,以及新兴起的中国低空万亿市场。它们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正把日本引以为傲的汽车行业打的混乱不堪,一边是日系汽车的下滑,本田、丰田、日产加起来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不足15%,一边是国产汽车的崛起,今年头三个月,比亚迪卖出了62.4万辆,增长了13.4%。长安、吉利,分别增长52%、143%,这些市场份额的转移,也难怪日媒发出感叹,“日本制造”曾经改变了美国乘用车市场,现在可能已经到了中国改变日本市场的时刻。
汽车市场的担忧还未消散,中国新兴起的低空经济也让日媒羡慕不已。无人机应用等新型业态已经开始进入商用阶段,比如航拍、勘察地形等,美团甚至已经开始用无人机送外卖了,前不久一名日本记者在深圳,还切身体验了一把,下单15分钟无人机就送餐入柜,非常的快捷,这名记者惊讶的说,打开盒子后,外卖都还很热。去年低空经济为中国创造了约700亿美元的收入,而这一新鲜蓝海,在日本却才刚刚萌芽。
这些外媒的态度就是晴雨表,正是源于它们对中国综合实力的新认识。而我们不必过于在意外媒的赞美或贬低,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发展步伐,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让外媒的赞赏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是骄傲的资本。因为我们深知,中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