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专程飞到太平洋深处的珊瑚小岛威克岛,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会面——他问:中国出兵干预的可能性有多大?麦克阿瑟信誓旦旦地回答:“微乎其微……如果中国人真要南下到平壤,那他们就是自寻灭亡。” 麦克阿瑟在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之间,那可叫一个“狂妄”,1950年10月19日夜,当时麦克阿瑟正在日本夜夜笙歌,他傲慢的对周围的人说,自己的军队一定能够在平安夜之前回到美国。 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麦克阿瑟坚信美军能够在平安夜前打败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最后的胜利。 麦克阿瑟不会想到,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打脸时刻”就要来了。 此时,我国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已经率领大部队来到了朝鲜战场的后方,“彭老总”在了解朝鲜战场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将作战情况进行了调整,在云山之战中打败了美军老牌精锐骑一师,取得了让世界惊讶的胜利。 美军老牌精锐骑一师一直被麦克阿瑟认为是“胜利之师”,但是精锐骑一师遭志愿军重创的消息并没有让麦克阿瑟警觉,而是认为这只是一次意外。 不过,麦克阿瑟毕竟是“老将”,他一方面对外宣称,一定会如期让美国的小伙子们在自己的祖国过上平安夜,另一方面,麦克阿瑟也调整了作战方式,不仅调集轰炸机群,想要给中国志愿军以“致命一击”,而且让“联合国军”加速前进,快速占领朝鲜全部领土。 虽然美军在作战武器上确实比我们有优势,但是毛主席和彭德怀同志却扬长避短,针对麦克阿瑟的作战方式,毛主席和彭德怀同志提出了内外双重迂回作战方法——派出第38军和第40军两支王牌军队进行穿插突击。 11月25日黄昏,第38军和第40军两支王牌军队不负众望,用自己的双腿跑赢了敌人的坦克,将西线的“联合国军”打得节节败退。 就在美军沉浸在失败的迷茫中的时候,我们乘胜追击,打响了“长津湖战役”,在这场战争中,美第七师三十一团被全部被中国志愿军歼灭。 到底长津湖战役有多具有历史意义呢?一师作战处长鲍泽当时侥幸逃离长津湖战役,他表示,这场战争对每一个陆军战士都是噩梦。 在中国志愿军迎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曙光的时候,也正是美军哀嚎的时候,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对于麦克阿瑟当初的“豪言壮志”感到非常的羞耻,认为中国志愿军“玩弄”了这位美国优秀的将领。 美国人不愿意相信自己将被中国志愿军打败的事实,他们派出了美国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希望这位经验丰富的将领能够带着士兵力挽狂澜。 李奇微的到来确实让中国志愿军的作战进入了瓶颈时期,李奇微刚到朝鲜战场就提出了“霹雳作战”,而我们第一批到朝鲜的中国志愿军已经在朝鲜艰难作战三个月,后方供给不足,士兵们不习惯朝鲜严寒的环境,很多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疾病。 美国大兵是凭借新锐的武器和我们作战,而我们则是凭借自己的意志和他们作战。在战争的最后,李奇微不由得感叹,如果自己不是拥有火力的优势,中国人很有可能已经将美国人“压垮了”。 中国志愿军拥有着难以战胜的意志,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造就了一支无可战胜的精锐之师! 信息来源:【1】党建网《70年前的一场殊死较量》 【2】央视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秘密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