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批判包产到户:“包产到户搞了几千年了,还要搞吗?如果搞包产到户,不用几年就有人雇工、讨小老婆!” 包产到户说得简单点,就是“单干”,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其实有着非常深的历史渊源。 中国农民对于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新中国建国之后,国家进行了土地改革,老百姓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拥有了土地,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但是很快问题出现了,虽然农民都有了土地,但是大家还是缺生产工具,为了生活,甚至市场上还出现了买卖土地的情况,这些问题也引发了党中央高度重视。 毛主席提出,可以让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走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集体化道路。 但是这个观点也引发了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是毛主席非常坚持,他认为我们中国共产党要带着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果大家还是非常的贫穷,那么谁还会相信我们呢? 在毛主席思想的引导下,我们对中国传统的农村小农经济进行了社会改造,后来又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但是因为后期“左倾”主义影响,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渐走偏,全国掀起“吃大锅饭不要钱”的浪潮,极大的损害了我们新中国的经济。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熟悉农村工作的邓子恢一直保持着难得的清醒,他知道这样的运动对于农民来说是多么大的伤害,在深入调查之后,邓子恢向党中央作了汇报,大家都非常赞同邓子恢的主张,邓小平同志就发表了“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猫就是好猫”的论断。 这个时候,国家又爆发了“三年自然灾害”,农民更是苦不堪言,社会主义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 在这个千钧一发的关头,有人向毛主席提出了“包产到户”,“三自一包,四大自由”,“让小农经济滋养资本家”等思想。 毛主席认为这样的思想有问题,甚至将“包产到户”上升到会“两极分化”,并不同意在全国实行“包产到户”。 一直到一年之后,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手写书信给毛主席,阐述了“包产到户”的好处,在曾希圣的力劝下,毛主席同意试一试。 然而,“包产到户”仅仅实行了一年就被叫停了,原因是已经在农村发现了两极分化,这是不可取的。 到底中国农村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山西省委向华北局和中央写了一份《把老互助组提高一步》的报告,在看到这份报告之后,毛主席非常有感触。 中央一负责人和华北局是不同意《把老互助组提高一步》的观点的,他们认为,通过互助组、合作社是不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但是,毛主席却不赞成他们的观点,毛主席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统一经营形成的新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基础。 对于“包产到户”,毛主席一直都放在心上,到底是走包产到户还是农业集体化?我们中国共产党要走好领导的道路,不然资本主义的苗头就会重新长出来,剥削我们广大人民群众。 要说毛主席为什么反对“包产到户”,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毛主席认为,首先,我们的小农经济根基比较的薄弱,在资本主义面前,小农经济就像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只有大家一起团结起来,才能够打败资本主义。 其次,小生产也可能会产生资本主义,所以我们必须要时刻的反思,自己是不是陷入资本主义的旋涡之中。 信息来源:【1】凤凰资讯《毛泽东批判包产到户》 【2】红歌会《毛主席为什么反对包产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