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在大会上指着刘伯承怒骂:不要忘了,红军时期,教条主义可是逼死过革命同志的! 彭德怀和刘伯承这两位开国元勋之间的矛盾,当时党和军队内的许多人都是知道的,这两人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有记录的公开矛盾发生在1944年,当时中共中央打算进行高干整风运动。 在运动当中鼓励所有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1944年4月30号上午,刘伯承在工作会议报告当中指出了百团大战的相关问题,关于百团大战的成绩,刘伯承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百团大战过后以及百团大战当时存在的许多问题。 例如百团大战过早的暴露了我军的实力,让日本人调转枪口,派重兵对我军进行围剿,对我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困扰,在这一点上相当于是帮了蒋介石的忙,另外在战略指挥方面也有一些失误,没有重点发挥游击战和正规战相结合的优势。 刘伯承对于百团大战的整体工作进行了总结,其中包含对于百团大战的肯定,也包含对于百团大战的批评。 做完百团大战的总结之后,刘伯承也做了自我批评,但是令刘伯承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做完这个报告之后,却发酵出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这份报告,此后也给他头上扣下了一个反对毛主席的大帽子。 这份报告传出来之后,最先不满意的就是彭德怀,彭德怀想不通明明百团大战做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但是为什么在刘伯承这里却被批评的体无完肤。 其实在刘伯承做完这份报告之后,由这份报告也衍生出了很多东西,并且越来越走样,不过后面的走向完全不是刘伯承的本意。 新中国建国之后,在1950年7月份刘伯承辞去了自己身上的职务,包括西南军区司令员以及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辞去军队里的高级职务之后,刘伯承来到了南京创办南京军事学院,希望能够给解放军培养更多的优秀军事人才。 学校在刚刚创立的时候,当时整个大环境走的就是全盘苏化,所以最终这个学校也并不例外,学校的教学风格几乎完全照搬苏联的那一套,就连老师大多数也将苏联的教官给聘请了过来,几乎是完全照搬苏联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 虽然这个军事学校在短期之内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军事人才,但是当刮起反教条主义之风的时候,整个南京军事学院上下都不淡定了,当时刘伯承并不在南京军事学校里面,由于身体的原因去北戴河疗养。 而当时负责调查南京军事学院教条之风的正是彭德怀,彭德怀在取得毛主席的同意之后带了两个新中国的大将,以及三个上将组成了一个工作组,在1957年2月份正式进入到南京军事学院进行调查。 当刘伯承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紧急往南京军事学院的领导层写信,在信中强调,所有人一定要重视此次工作组的调查,在工作组正式介入调查之后,刘伯承不放心,最后写信给毛主席以及彭德怀。 在信里面刘伯承主动引咎辞职,希望通过自己的辞职揽下一切,但是刘伯承的辞职却并没有让调查停一下脚步,特别是在6月23日,毛主席出席了批判会议,在会议当中着重提出教条主义的问题,尤其是提出来,刘伯承的身上也存在着教条主义和旧军阀的习气。 毛主席的批评非常重,在毛主席发表完讲话之后,彭德怀顺着毛主席的话也对刘伯承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评。彭德怀表示刘伯承的身上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教条主义,并且这个萧条主义不仅影响了南京,就连北京也有许多人深受影响。 彭德怀还特别提出来,教条主义在抗战时期是曾经逼死过革命同志的,最终在7月10号的时候,已经66岁的彭德怀被其他人搀扶着走上了批判台,在台上刘伯承把所有问题都扛了下来,并且做了非常深刻的检讨。 在念检讨的过程当中,刘伯承几次都声泪俱下,几乎无法继续说下去。 当时这股反对教条主义之风影响的不仅仅只有刘伯承,其他的著名将领例如萧克、李达、郭天民、李钟奇等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有的被撤职,而有的被降职,有的则彻底退出了军界,后来这场声势浩大的反教条主义之风才慢慢的褪去。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刘伯承淡出军界因与彭德怀误会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