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死后,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1973年,毛主席问出了这句话,邓小平思考后回答:“可能天下大乱,军阀混战!” 毛主席最关注的事情是三件事,第一反修防修,毛主席平时最喜欢看历史书,也很喜欢通过过往的历史资料总结经验,毛主席一直将“党和国家不能改变颜色”作为办事的目的标准,不能让革命者的鲜血和汗水白流,也是毛主席一直所要求的。 第二是是国家的经济建设,毛主席一直认为,我们国家有能力也有实力赶超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我们发动了“大跃进”,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大跃进”达到“超英赶美”的目的。 此外,毛主席的思想非常的活跃,毛主席时代的时候,我们与一百多个国家建交,这就是开放,毛主席开放指导思想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三就是接班人的挑选,如何为新中国的未来挑选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也是毛主席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此前有很多同志都进入过毛主席的视野中,毛主席也对他们进行了一一考量,虽然邓小平同志不是毛主席明确宣布的接班人,但是毛主席对邓小平同志是最为欣赏的。 特别是在中共八大之后,毛主席公开将邓小平同志当作接班人培养,在访问苏联的时候,当时苏联的领导人赫鲁晓夫曾经询问过毛主席是怎么安排自己接班人的问题时,毛主席没有隐晦,而是直接把刘少奇和邓小平列为自己的两位接班人。 毛主席和邓小平两位伟人的关系非常好,在很多公众场合里,毛主席也丝毫不吝啬自己对邓小平的夸奖。 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曾经盛赞过邓小平同志,认为邓小平同志按照辩证法办事,是大家需要去学习的。 毛主席曾经评价过刘少奇和邓小平两位同志,毛主席认为刘少奇同志的原则性很强,但是本人灵活性有待提高,而邓小平同志在办事过程中能够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绵里藏针,非常值得学习。 1959年以后,毛主席的身体需要修养,中共中央将工作分为一线和二线,毛主席退居二线修养,一线的工作主要由刘少奇和邓小平两位同志负责,然而工作到了后期,刘少奇和邓小平两位同志在看待问题上和毛主席出现了歧义,这也给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文革爆发之后,邓小平同志被下放江西南昌参加工厂劳动,虽然遭遇人生逆境,但是邓小平同志一直非常的乐观,从来都没有对生活丧失过信心。 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邓小平同志连续两次给毛主席写信,表达了自己想要出来工作,继续为党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毛主席专门针对邓小平同志的问题作出了指示,毛主席提出,第一邓小平同志是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第二邓小平同志在打战的时候是立过功的,第三邓小平同志没有历史问题,这点是可以肯定的。 在这个批示中,毛主席对邓小平同志总体还是持肯定态度了,这篇批示对于邓小平同志未来的复出也是有很大的作用。 后期,邓小平同志在毛主席的力挺下复出了,毛主席也不止一次在大会上肯定邓小平同志的才能,同时,邓小平同志还被毛主席提议担任中央军委委员和政治局委员,由此可以看出毛主席对邓小平同志还是非常欣赏的。 信息来源: 【1】人民网《毛泽东“考验”王洪文邓小平:我死后会发生什么》 【2】中国新闻网《毛泽东选邓小平接班始末:对王洪文由希望变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