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足不出户,都在家里享清福? 可能是电视剧的功劳,因为里面演绎的都是王子公主们的故事,所以让现在很多女人以为,古代的女子都不用出门劳作,只管等着丈夫宠宠宠…… 每当看到那样的言论,我都觉得非常可笑。 古代,是以农业为本的社会,大部分人都是农民,一般以宗族抱团的形式,以村为单位居住。 因为基本全凭劳力耕作,天灾又多,所以粮食非常珍贵,一般女子十几岁就要嫁人,只为了给家里人省一口粮食。 古代为什么要称女子为“赔钱货”呢?因为养女孩是要赔钱的,在家吃穿要花钱,出嫁要给嫁妆,就连三苏中的苏辙,也因为女儿生的多而欠下很多饥荒,有时候愁的他夜不能寐。 说说我姥姥的故事吧,我的姥姥,生于1911年,正好比我大一花甲。她裹着小脚,可即使是小脚,也得干活儿。 她曾经跟我说过,女人裹脚太痛苦了,白天还好说,晚上进了被窝,被热气一暖,那脚胀痛得令她整晚整晚睡不好,很多女孩子都在半夜里一直痛哭。 她13岁就嫁给了我姥爷,我姥爷比她大6岁,在家排行老二。我姥爷兄弟六人,有两个妹妹,加上父母就是10口人。 我姥爷虽然不是老大,但是却是家中兄弟六人第一个娶妻的,我那年仅13岁的姥姥,嫁进来之后,就要为这一大家做饭。 她因为年龄小,很多活儿干的不好,经常受到婆婆的打骂,也曾经常偷着掉眼泪。幸好我姥爷的大妹妹比我姥姥大四岁,此时还没出嫁,她因为心地善良,就经常偷着帮姥姥干活儿,并且告诉她该怎么做。 我姥姥因为得到这个比自己大四岁的小姑子的庇护,日子还算过的去,两个老人直到七八十岁了感情一直很好,经常往来。 过了很多年,姥爷的哥哥和几个大一些的弟弟也结婚了,就跟父母分家另过了。 这时候,我姥姥的日子才算稍微好过一点儿,起码不用受公婆的欺负了。 那个时候没有计划生育,女人只要不绝经,就要一直生生生,我姥姥一共生育了大概10个子女,到最后只存活了6个。 我姥爷非常勤快,分家之后除了做农活,还做买卖猪的生意。无论春夏秋冬,他每天都要早上四点多起床,走路去赶集买猪卖猪。 家里的孩子也要帮助大人干活儿,我大舅四五岁就跟着我姥爷赶集,我二舅也要在四五点起床去拾粪,因为起晚了,就拾不到粪了。 我姥姥在家闲着?呵呵,她更苦更累,家里这么多孩子要养,做饭洗衣织网,还要推磨,从四五点起床,一直忙到深夜,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 就这么天天黑白忙碌着,这才养大了6个孩子,并给四个儿子每家盖了新房,娶了媳妇。我妈当初出嫁的时候,嫁妆也不少,什么大镜子、座钟、杌子、箱子、被褥等等应有尽有。 我妈怀了我,我姥姥还给了我妈一百多块钱,让我妈给我爸买了一辆大金鹿自行车。 我姥姥很苦,但在她那个年代,她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因为找了个男人勤劳能干,她虽然不停地劳作,但起码没挨饿挨冻。 她村里有个女的,生孩子在家疼叫了三天三夜,因为生不下来活活痛死了。那个年代,女人和孩子根本就不当人的,可千万别信电视上的,女人怀孕了全家人都很开心,当宝贝供起来。 现实是,因为没有计划生育,女人一生要生很多孩子,所以孩子根本就不珍贵。怀孕的女人挺着大肚子,还要伺候一家老小,生孩子后也没几个人坐月子。 我写的是古代大部分女人的命运,你千万别拿电视上的女主跟我怼,如果怼,你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