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公公,一农村倔老头,儿子面前他就是大王,绝对的权威。惹急了,四十几岁的儿子照样

我公公,一农村倔老头,儿子面前他就是大王,绝对的权威。惹急了,四十几岁的儿子照样打。前几年就叫他不要再种地了,实在闲不住就种种菜,养养鸡。他把儿子骂得狗血淋头,“农民不种地吃什么,你有再多钱有用吗?有几个臭钱就忘本了,你是没挨过饿,以前挨饿的人连树皮都吃光过呢!” 我的公公是一位典型的农村老头,倔强固执,脾气古怪。在他的眼里,儿子就算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在他面前也得俯首贴耳,一味听从他的教诲。儿子如果有任何违背他意愿的言行,那就惹祸上身了。 公公在农村长大,受过苦总是挂在嘴边。他觉得儿子们今天衣食无忧就忘了家和本了,对干农活这事总是不太上心。可是他也难免有些过于偏执。 好几年前,儿子多次劝他不要再亲自下地种地,也不要再到村里的小酒馆喝酒了,毕竟他年纪已大,这些辛苦活儿让儿孙们来就好。 可公公总是一口回绝,对儿子更是破口大骂:"农民不种地吃什么,你有再多钱有用吗?你是没挨过饿,以前挨饿的人连树皮都吃光过呢!有几个臭钱就忘本了!" 他的嘴脸变得狰狞可怖,吓得儿子只能讪讪地缩了回去。 几十年的田园生活和战乱年代的苦难经历,让公公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畏惧心理,认为离开了劳动和发家致富,就会重新陷入贫困的泥潭。所以无论儿子怎么说,他都充耳不闻。 就在家里人都很头疼的时候,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人站了出来,那就是我的孙子,也就是公公的老曾孙。 那天,刚刚从城里大学毕业回来的孙子看到公公在家种豆角,忍不住上前劝说:"爷爷,你这把年纪还自己干着这么重活儿,身体吃不消啊,以后让我们来种吧。" 没想到公公居然没有嚷嚷,只是一言不发地继续干活。 孙子见状继续循循善诱地说:"您现在身体已不如当年,要把身体养好,不然累坏了可由不得我们这些孙儿了。"顿了顿还琢磨出一句老话来说:"人老了要学会保重,拴住了马再撒开看。" 也许是语气太诚恳了,公公竟然被说动,眯着眼睛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公公开始在午后休息的时候也不再到村里那些酒馆喝酒聊天了,而是留在家里睡觉或者晒太阳。儿子们见状都吃了一惊,只觉得孙子效果出奇的好。 其实也不难理解,除了孙子这股子纯朴的诚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孙子毕竟是从城里大学毕业的新时代年轻人,对社会的发展有了新的认知。 他懂得劳累过度对身体的损害,也了解保重身体的重要性,并将这些新理念用发自内心的话语传达给了公公。 公公一介孤陋的农人,虽然精神颇为顽固,却也不失对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敬重。 再加上那份独特的爷孙情分,自然就容易被孙子说动了。从那以后,孙子越发卖力地宣传城里的新潮理念,劝说公公少做重活,多关注健康饮食。 一开始,孙子只是让公公在干重活时注意身体,不要熬夜,少喝酒。但后来他发现公公有时也会乱吃一些剩饭剩菜,于是在几次到处做人体实验后,他振振有词地对公公说:"爷爷,我在学校做过实验,发现吃剩饭剩菜对身体很不好,里面有很多细菌和毒素。" 说着还亮出一份研究报告让公公看。虽然公公只是个文盲老农,但孙子滔滔不绝的解说和夸张的表情神态,再加上那份研究报告看上去很有分量,竟也让他信以为真了。于是,公公断然地说:"那我以后可就不吃剩菜剩饭了,太伤身体了。" 有了这一番认知改变,再加上孙子每隔几天就来盯防一番,公公很快就彻底改掉了那些不良习惯。他开始按时作息,白天劳动适可而止,晚上也会早点休息。 有时候小酌几杯倒也无妨,但绝不会像从前那样半夜三更才回家。看着孙子一脸关切的模样,公公的心里也暖洋洋的,觉得这孙子着实是宝贝孙子。 后来,公公干脆把土地承包给了村里其他农户,自己只在家种几棵蔬菜和养几只鸡,就这般安度晚年。 看着公公日渐红光满面,儿子们都由衷地为孙子感到高兴和庆幸。要不是有孙子这一"良师益友",公公恐怕还是一直顽固己见了。 公公也越发对孙子钦佩有加,将他当成宝贝一样疼爱。 每次孙子回家,公公都会偷偷塞给他一些零花钱,还把自己养的鸡蛋全送给孙子吃。 儿子们曾建议公公把钱存起来,将来给孙子上大学用。但公公却笑着说:"这点钱太小了,不够他花的。将来他挣钱了,用自己的钱上学,我们就替他省下这点小钱,作为打发消遣的零花钱吧。" 这番话无疑再次反映出公公对孙子无微不至的疼爱。儿子们见状也就识趣地作罢了。毕竟这个家有了公公和孙子之间纯朴的亲情支撑,日子才会越过越有滋味。 可以说,这种隔代亲情给了公公前所未有的尊重和信任。如果只是儿子们劝说,恐怕终归只会落得一场口角和争吵。但当这些劝诫来自孙子的口中时,公公就会怀着虔诚的心情去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