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北大才女王承书狠心抛弃丈夫和孩子,从此音信全无。17年后,再回到大众视野的时候,王承书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 王承书小的时候就和一般的女孩子不同,大部分女孩子擅长文科,但是王承书偏偏特别喜欢数学,而且她的数学成绩在班里那是名列前茅。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戴着一副眼镜,留着齐耳短发的王承书在高考毕业那年,最后选择的专业竟然不是数学,而是燕京大学的物理系。 王承书对此的解释非常简单,在那个年代,中国的物理事业相比于西方来说发展太落后了,她希望能够为物理事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虽然王承书是燕京大学的物理系唯一的女生,但是她的成绩丝毫不比男生逊色,王承书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也拿到了留校任教的资格。 在收获事业的同时,王承书也收获了爱情,她和同校物理系教授张文裕志趣相投,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在抗日战争时期,王承书和丈夫一起前往西南联大。 在此期间,王承书意外得知美国密歇根大学发起了一个项目,专门筹集了一笔奖学金给亚洲有志女青年,王承书各项条件都很符合这个项目,但是唯一有一点不符,这笔奖学金只提供给未婚女青年,而王承书已经结婚了。 凭什么要用婚姻与否来衡量女性优秀与否?王承书很不服气,她写了一封信给密歇根大学,专门阐述了自己的情况,同时也对奖学金的选拔提出了质疑。 最终,密歇根大学向王承书发出了邀请,王承书正式踏入密歇根大学。 在美国,作为黄皮肤的王承书受到过歧视,但是王承书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努力学习,“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就是王承书和导师一起提出的,至今仍然是物理学界的一座丰碑。 王承书的导师一直劝说她留在美国,以王承书的天赋和努力,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那只是时间上的事情。 在王承书毕业那年,美国甚至还派特务监视行踪王承书和她的丈夫,为了能够回到祖国,建设祖国,王承书和丈夫偷偷先将书本和个人物品打包运输回国,之后一直在向美国政府打报告,希望能够回国。 这场拉锯战一直持续到1956年,王承书和丈夫终于得到美国政府解禁放行的决定,顺利回到了祖国。 回到祖国之后,钱三强问过王承书一个问题,你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吗? 王承书坚定的给了钱三强一个肯定的答复。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中国筹建了热核聚变研究室,这个课题对于国内几乎所有科学家都是陌生的命题,其中包括王承书。 在前往苏联学习的过程中,王承书发现苏联有一本教材刚好是在说热核聚变这个话题的,王承书很兴奋,她为了让这本书尽快被国内科学家看到,王承书在火车上翻译了七天。 在之后两年的时间里,王承书认真学习热核聚变的有关问题,她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研发出了原子弹燃料。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钱三强邀请王承书参加国家最高机密高浓铀的研制。 高浓铀的研制对于原子弹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保密,王承书隐姓埋名,不和家人联系,一个人“钻进”高浓铀的研制工作当中。 1994年,王承书病危,去世之前,她将自己的遗体、书籍、财产全部都交给了国家,王承书真正地做到了将一切都奉献给祖国的承诺。 信息来源: 【1】共产党员网《她,被赞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背后的女功臣!》 【2】央广网《「睹物思人」王承书:一生三次“我愿意” 隐姓埋名三十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