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金价飞涨,黄金再度成为全球瞩目的一类资产。在2024年上涨超27%后,五年内累积涨幅更是高达74%。国内金价2025年继续攀升,频频刷新历史新高。在中国最大的黄金饰品交易市场深圳水贝,首饰金价格突破700元每克 。
当一类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必然有人从中获利。黄金具有金融资产、货币以及消费品三重属性,这三重属性共同决定着金价的波动。
美联储降息、通胀水平上升或者国际地缘冲突加剧,都会推动黄金价格走高。而金价的大幅波动,又会使消费者在投资和消费之间摇摆不定,进而影响一批行业公司的生意。
在金价大涨时,不同环节和参与者的盈利情况也各有不同,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掘金公司、商业银行、金店品牌以及消费者这四类角色在金价上涨过程中的盈利状况。
掘金公司:股价因想象起飞掘金公司指的是涉及黄金等贵金属开采业务的公司,A股上市公司紫金矿业就是典型例子。紫金矿业不仅开展黄金业务,还涉足铜、锌、锂、银等稀有金属的勘探、开发与冶炼。
2023年财报显示,黄金开采业务仅占其业务量的30%,但它依然是标准的黄金概念股,股价极易随金价波动,且在金价上行期,其涨幅往往超过金价本身。

尽管金价上涨时,掘金公司收益增加的同时费用也会增加,但其股票会因投资者对公司扩大产能带来额外收益的想象而大幅上涨。
不过需要注意,金价上涨并不必然带来掘金公司业绩的显著提升,本文仅作行业讨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商业银行:多途径赚取利润商业银行在黄金业务方面,面向个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开展业务。个人消费者可以在银行投资现货金条、金币,或者购买纸黄金产品。
银行通过收取交易手续费和管理费盈利,在实物黄金的铸造与销售过程中,银行能赚取价格波动带来的价差利润,并且在金条的卖出和回购环节,收取每克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的手续费。
银行还会将黄金租赁给有需求的企业,如老凤祥等金店。企业租赁黄金需在规定时间归还同等成色和水平的黄金,并支付利息。

即便在金价上涨时期,企业也可通过与银行签订套期保值合约锁定归还价格,只要在使用黄金期间创造出高于套期保值价格的价值,企业就能盈利。
对银行而言,将闲置黄金租借出去,不仅降低了仓储成本,还获得了中间业务收入。
此外,由于黄金租赁融资成本低、资金使用方向限制少,一些非黄金业务企业也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流动资金,这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表外融资手段。
金店品牌:多维度挖掘盈利点金店品牌的盈利需从品牌总公司和门店两个层面分析。
目前,国内多数金店采用加盟制拓展品牌,周大生、老凤祥等品牌的加盟比例在95%左右,明牌珠宝的加盟店占比更是高达99%。
品牌总公司通过收取加盟费盈利,并且加盟店的首饰多需从总公司或其指定供应商处采购,总公司可获取货物成本价与卖给加盟商价格之间的利差。

此外,品牌公司还为商业银行加工金条,但因工艺简单,工本费利润较低。
门店加盟商的盈利依赖金价波动,他们期望在金价低时进货,高时卖出。在金价快速上涨阶段,部分门店可能会从非品牌渠道采购价格更低但品质难以保证的货物,以获取更大价差。
金店的挂牌价包含加工费,通常高于国际金价,因此从投资角度看,在首饰店购买黄金饰品并非明智之举。
除传统盈利模式外,金店还通过推广新的工艺和IP联名产品增加利润。硬金工艺饰品克重轻、造型立体,古法金工艺饰品则更为复古且克重较高,这两类产品的工本费更高,总价也随之提升。
此外,金店推出的各类IP联名产品,如88万的黄金高达模型,瞄准特定消费群体,赚取的更多是特定消费领域的利润。
消费者:投资需谨慎普通消费者在金价上涨过程中并非完全没有获利机会。投资纸黄金或黄金相关行业公司股票,若操作得当,有可能快速获利,但这属于资产配置的范畴。
而投资现货黄金,在变现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麻烦,买入和卖出的成本较高,还可能遭遇各种陷阱。
因此,普通人最好降低投资黄金获利的预期,理性看待黄金消费,毕竟金价上涨看似热闹非凡,实际上与个人的直接关联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从掘金公司的股价起伏,到商业银行的多元盈利;从金店品牌的多维创收,再到消费者的谨慎入局,在金价上涨的浪潮下,不同参与者凭借各自的资源与策略,在市场中寻找着盈利的机会。但无论市场如何风云变幻,都不存在稳赚不赔的买卖。
黄金市场如同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各参与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黄金的三重属性将持续发挥作用,驱动着金价的波动,而不同参与者的盈利故事,也将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舞台上,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
投资者也好,消费者也罢,只有对市场规律和各环节的运作机制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在黄金市场的浪潮中稳健前行,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
文本素材来源@商业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