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曾说,人们经常问他未来 10 年的变化趋势。“但是几乎没有人问过我:‘未来 10 年里有什么 事情不会改变?’ 我认为,这才是更重要的问题。”
贝佐斯说,毫无疑问,未来亚马逊网站的客户将一如既往地追求低廉的价格和快捷的物流,所以公司也会一如既往地在这些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永恒不变的事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深信它们能塑造我们的未来。这一道理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许我们无法预测明年或任何一年的股市状况,但可以确信,人类的贪婪和恐惧之心将永不改变。因此,《金钱心理学》作者摩根·豪泽尔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这一问题,并将自己的思考成果凝结在新书《一如既往》中,和读者分享了他所观察和经历过的那些永恒不变、但蕴藏无限智慧与可能的人类生存法则。
伏尔泰曾说:“历史从不重演,人类却经常重蹈覆辙。”以下就是豪泽尔在书中分享的一小部分、那些人们容易“重蹈覆辙”的地方。
1、未来无法预测!无法预测!研究历史的一个讽刺之处在于,我们通常非常清楚一件事的结局,而对其起因却全然不知。
例如,是什么造成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追根溯源,我们必须了解抵押贷款市场。
是什么造就了抵押贷款市场?
——我们必须先了解此前30年的利率下降状况。
是什么导致了利率下降?
——我们必须了解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情况。
是什么导致了当时的通货膨胀?
——我们必须了解20世纪70年代的货币体系和越南战争的后续影响。
又是什么引发了越南战争?
——我们必须了解“冷战”。
如此等等。
人们常说,只有了解历史,才能预知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得承认,了解历史并不意味着我们能预知未来。事物的发展总是错综复杂,深不可测。
世间很多事情都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新书《一如既往》中,作者豪泽尔称但有两件事他时刻谨记于心。
第一件事:要根据人们的行为而非具体事件对未来进行预测,虽然无法预料 50 年后的世界是何种面貌,但我笃信,人们仍将以同样的方式受困于诸多问题,例如贪婪、恐惧、机会、剥削、风险、不确定性、种族认同和社会说服等。
第二件事:需要牢记的事情是,要敢于想象。无论今天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无论当下什么大行其道,到了明天,一切都可能发生改变,变化的起因同样可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事情的发展就像金融学的复利法则,一开始一个微小的变化不知会带来何等巨大的后续发展。
2、风险不可预见人们也许碰巧能预测一点未来的趋势,但永远无法预测意外,而预测意外才是关键。
最大的风险总是那些没有人预料到的事。因为没有人预料到,所以没有人做准备;因为没有人做准备,所以造成的损失就会加倍
回顾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新冠病毒感染疫情、“9·11”恐怖袭击事件、珍珠港事件、经济大萧条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它们都是意外事件——即在事件发生之前,几乎没有人发现端倪。
你无法为没有预想到的事情做好准备。
不过,在新书《一如既往》中,作者豪泽尔称有两事件可以引导你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应对风险。
第一,预期比预测更有意义。就像塔勒布说的:“投资的重点是准备工作,而不是预测工作。”预期和预测是两回事,即使不知道风险何时何地会发生,也要做好风险终究要发生的预期,而不是完全依赖预测。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预测要么是无稽之谈,要么就是些尽人皆知的事。
第二,在心理上要做好无法应对风险的准备。在很多情况下,对意外变故感到措手不及并不是因为事先没有计划。有时候,即使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规划者日夜不息、竭尽所能地预测每个可能的风险,最后也有可能以失败告终。他们为每个看似可能发生的风险做了计划,最终却因始料未及的事情遭受重创。
3、幸福的第一法则是降低预期早在 275 年前,孟德斯鸠就写道:“如果你希望自己幸福,这很容易;但如果你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幸福,这就很难了,因为我们总是高估别人的幸福。”
可见,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管理预期是多么重要!
著名历史学家大卫·麦卡洛曾写道:“对许多人来说,罗斯福去世不仅仅是伟人倒下了,更主要的是他的继任者杜鲁门资质平平。”但如今,在历史学家眼中,杜鲁门一直是美国历史上十大总统之一,甚至经常位列罗斯福之前。
部分原因是人们之前对杜鲁门的预期很低,这使他在任期间展现出的任何领导才能都让人刮目相看。在公众眼里,他的小成绩就是大成果,大成功则是奇迹。
因此,现实境况对人们的情绪并没有很大影响,造成影响的是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为此,在新书《一如既往》中,作者豪泽尔称你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点:不断提醒自己,财富和幸福是一个等式,一边是你所拥有的,一边是你所期望或需要的。等式两边同等重要,只顾积累财富而不控制预期将毫无意义,尤其是因为控制预期相对容易做到。
第二点:要了解预期的规律。我们通常认为,为了自己和世界,我们要努力追求上进。但是大多数时候,这都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真正想要的,其实是感受现实状况和自我预期之间的差距。因此,等式中的预期一端不仅很重要,而且相较于改变现实状况,更能被我们掌控。
4、好故事具有杠杆效应人们大都很忙碌、很感性,因此,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比引用一长串冰冷的数据更吸引人。
这里有两个例子:
在股票估值方面,约翰·伯尔·威廉姆斯教授比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见解更深刻。然而,格雷厄姆擅长巧妙的表达,因而成为投资界的传奇,他的著作销售量高达数百万册。
大家都知道“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致使 1500 多人丧生。但几乎没有人提到 1948 年中国客轮“江亚轮”的沉没,罹难者达 3000 余人。
关于精彩的故事,在新书《一如既往》中,作者豪泽尔称有两点需要注意:
谈论复杂、难解的知识,故事就像杠杆。就像债务杠杆可以撬动资产一样,通过一个故事表达深邃的思想可以事半功倍。肯·伯恩斯说过:“普通的故事会讲一加一等于二。这我们都明白,也很有道理。但是好故事会讲一加一等于三。”这就是故事的杠杆效应。
最具说服力的故事一定是人们深信不疑的事情,或是来自人们的亲身经历。诗人拉尔夫·霍奇森精辟地总结道:“有些事情只有相信了才能看见。”一个故事即使不那么真实,但如果刚好满足了人们的愿望或增强了他们的信念,也可能会令人信服。
5、世界由不可量化的力量驱动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说过:“我发现,当统计数据解释不了一件事情时,事情一般没有问题,而是你评估的方式有问题。”
二战中的突出部战役是美国有史以来伤亡最惨重的战役之 一,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1.9 万名美国士兵阵亡,7 万名士兵受伤或失踪。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部分原因在于美军对敌人的进攻措手不及,因为德军没有足够的兵力反攻,且燃料匮乏,存粮不足,因而美军将领“理性地”认为,德国人根本没有理由发动进攻。
但美军将领没想到的是,此时希特勒已经丧心病狂,失去理智。
凯恩斯在研究中发现,经济不是机器。它有灵魂,有情绪,有感受。凯恩斯将其称为“动物精神”。同样,我们的身体也不是机器,不应当期望身体同机器一样运转。身体能感受事物,富有情感,会感到恐惧,这些都会影响人的能力。
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很难被测算和量化。
美国作家罗伯特·格林曾经写道:“追求确定性是人们最大的心理疾病。”由于这个盲目的追求,我们错误地认为世界是个电子表格,我们可以通过量化建模预测事情的结果。而事实并非如此。
6、疯狂是正常的,超越疯狂也是正常的。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认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彻底消除经济衰退现象都是无稽之谈。
明斯基这一理论被称作“金融不稳定假说”。这个假说描述了人类的一个 心理过程:
• 当经济稳定时,人们会非常乐观。
• 当人们非常乐观时,他们就会负债。
• 当人们处于负债状态时,经济就会变得不稳定。
明斯基理论的精髓在于:稳定就是不稳定。
事实上,繁荣为下一次的衰退埋下了隐患,正因如此,我们永远无法摆脱经济衰退。当人们相信一切会越来越好时,这种思维就像一个物理定律,推动人们一步步走向厄运。
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不会保持理性,要么过度悲观,要么过度乐观。
过去一直如此,将来也永远如此。 对此,在新书《一如既往》中,作者豪泽尔称我们能做的只有两件事。
一是接受这样的观点:疯狂并不意味着崩溃。疯狂是正常的,超越疯狂也是正常的。每隔几年就会有人说市场已经失灵,因为市场中充斥着投机行为,或者价格已经脱离基本面。但实际上,市场一直如此。人们并没有丧失理智,只是在试探其他投资者能承受的极限。
二是像宋飞一样,懂得见好就收。
7、规模法则一个原本不错的点子,一旦被过度强化,很快就变成一个糟糕的主意。
一个人洗完澡迈出浴缸时,身体上淌下来的水差不多 0.5 千克,这点重量对人几乎没什么影响。但老鼠如果湿透了,会重得爬不动。同样,湿漉漉的苍蝇会重得趴在地上飞不起来。可见,同样的行为对不同体型的动物所造成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每种动物都有其适合生存的最佳体型,体型的变化必然有相应的形态与之匹配。我们可以把这一概念称作“最佳规模”,即事物赖以维持正常运作的一种适宜状态。如果扩大规模或加快速度,原有的匹配度就会被打破。
它适用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当一个团队从 4 人增至 100 人、10 万人乃至 1 亿人时,人们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应对风险和履行责任。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生长是件好事。但被迫生长、加速生长和人工干预生长往往都适得其反。
生活中大多数重要的事情,无论是爱情、事业还是投资,其价值都来自两点:耐心和稀缺性。耐心指做事循序渐进,顺其自然;稀缺性指珍视事物最终实现的独特价值。
然而,当人们追求远大志向时,最常见的两种策略是什么? 加快速度,扩大规模。
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也将永远存在
8、小缺陷实则大优势许多人追求每分每秒的高效生活。然而,有一种观点往往被低估,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浪费时间也有益处。
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曾说:“做好研究工作的秘诀是为自己创造一些闲暇时光。如果吝啬那几个小时,你可能反而会荒废好几年。”
如果一位成功人士在日程表上留出空闲时间,什么都不做,他会感觉工作很低效。然而,特沃斯基的观点是,如果你的工作是创造性的,需要思考复杂的问题,那么在公园闲逛或无聊地躺在沙发上的时间也许是你最宝贵的时光。偶尔的低效是一件好事。
这些都与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相契合。该研究表明,散步能够提升 60% 的创造力。
有人曾问查理·芒格,沃伦·巴菲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回答:“我觉得是因为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阅读。”这样,巴菲特就有很多时间思考问题。
投资领域同样如此。在牛市中,持有现金是一种低效行为,而在熊市中,现金却如同氧气般珍贵。利用杠杆能够最高效地实现资产最大化,但杠杆也最容易让人倾家荡产。集中投资是实现收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而多元化投资让企业有能力持续不断地获得收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果对自己足够坦诚,你就会发现,保持些许低效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就如同进化一样,关键是意识到越追求完美,你就越容易受到伤害。
9、必要时忍受痛苦每件值得追求的事都伴随着些许痛苦。 诀窍在于不要在意痛苦。
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劳伦斯用手指掐灭了燃烧的火柴,面不改色。有个人看见了,也去尝试,结果痛得“哇哇”直叫。
“好痛!你有什么诀窍吗?”他问劳伦斯。
“诀窍就是忍受疼痛。”劳伦斯回答。
在必要的时候忍受痛苦,不要总想着有没有便车,有没有捷径。这是一项非常有用的生活技能。捷径具有诱惑力,因为捷径让人觉得成功好像是轻而易举的。
但是,现实世界极少有捷径。
查理·芒格说过:“要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的努力配得上它。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人,但因 为下肢瘫痪,他连去卫生间都需要人协助。他曾说:“如果你自己不能走路,你想要橙汁而别人拿给你牛奶,你要学会说‘没关系 ’, 然后把牛奶喝下去 。”
各行各业虽然不一样,但是一条普遍适用的规律就是,你得根据现实的要求,接受一些烦扰。
10、竞争优势最终都会消失古生物学家爱德华·科普曾追踪了数千个物种的谱系,发现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呈现出体型不断变大的趋势,这一发现被后人称为“科普法则”。
马从小狗一般大小演化到如今的体型;蛇从 2.5 厘米左右演化到现代的巨蟒;而人类从数百万年前 1.2 米的成年平均身高演化到现在的身高。
问题在于,为什么进化过程没有让所有物种都变得庞大?
阿龙·克劳塞特和道格拉斯·欧文两位科学家解释道:“进化创造更大物种的趋势,与更大物种更易灭绝的趋势相互抵消。”
生物学中的体型就像投资中的杠杆:放大收益,但也会放大损失。它在一段时间的正常运转后,到了某个利益可观但损失能致命的节点,往往会发生重大反转。
进化鼓励物种变得庞大,但大到一定程度又会对其施以惩罚。
各个领域的种种迹象都表明:竞争优势总是无法持续。
五个方面的因素会削弱竞争优势。
第一,成功会让人坚信自己不会犯错。规模助力成功,成功滋生狂妄,而狂妄是失败的开始。
第二,获得成功的策略并不相同。10 年前业绩出色的投资基金经理在接下来的 10 年业绩平平,这样的故事不断上演,部分原因在于时运不济。
第三,人们通过努力工作获得竞争优势,目的是将来不必如此辛苦地工作。既然努力工作是为了达成目标,而目标一旦达成,你理所当然就会释放压力,就不会时刻紧绷神经。也就在这时,竞争对手悄然而至,事态也在发生变化。
第四,在一个时代有价值的技能,到了下个时代不一定有价值。
第五,成功依赖于天时地利。人们常常在事后才发现,很多成功的背后就是运气,这让人既无可奈何又难以接受。
没有人永远安全。没有人可以停歇。
11、创新难以预料,且时常被低估脸书最开始只是大学生用来分享周末狂欢照片的平台。不到 10 年,它就成了国际政治中最有力的手段。同样,不可能有人有先见之明,想到两者之间的联系。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创新都难以预料,也容易被低估。从头到尾这个过程都太复杂了,而且以当下的工具和眼光去推断事情的走向,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时此刻,也许有人已经发明或者发现了最终会改变未来的东西,但是我们要等到很多年后才会知道。人们对新技术的认知一贯如此。
进化生物学里有一个理论是费希尔的自然选择基本定理。该定理认为变异就是力量,一个种群多样性越丰富,就越有可能产生可供进化选择的新特性。没人知道哪个特性是有用的,这不是进化的原理。但如果你创造出很多特性,有用的特性——不管是什么——总会在某个时候发挥作用。
人们时常觉得进步过于缓慢。在大多数时代,我们感觉 10 年、20 年似乎没有出现过有用的发明。而这只是因为,一项创新成果需要 10 年或 20 年才会显露出其用途。小小的创新像种子一样具有巨大的潜力,最终能积聚起翻天覆地的力量。
此外,人们还很容易低估两件小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以自然界规律为例:从北方吹来一些冷空气不是什么大事,从南方吹来一些暖空气也许很舒适,但如果两者在密苏里州上空相遇,就会产生龙卷风。这就是“涌现效应”,它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
新技术也是一样,一件无趣的事加上另一件无趣的事,可能会引发一件改变世界的事情。如果不了解指数增长的威力,你就很难理解这一点。
12、表面光鲜,背后心酸当对一个人的了解不够全面时,人们更容易相信他有过人之处。
如果你正在拿自己的职业、业务或生活与他人做比较,请牢记这一点。
我也是有所经历后才领悟这个道理的:一切皆营销。是的,一切皆营销。有个常见的职场口号说:全员营销,人人营销。
这个道理其实适用于很多事情。 “一切皆营销”意味着每个人都在精心塑造自己的形象,以便更好地向别人推销自己。虽然每个人推销自己的力度不同,但每个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塑造自己的形象。既然这个形象是被塑造的,那么必然与真实的有差异。滤镜会发挥作用,技能会被放大,缺点会被隐藏。
一位朋友曾向我抱怨,他所在的公司效率低下,运作有问题,沟通不到位,而竞争对手公司的情况要好得多,各方面安排有条不紊。我问他是怎么了解对方情况的,毕竟他没有在那里工作,也从未去过那家公司。他坦言,从外部看情况似乎就是如此。
但是从外部视角来看,几乎所有事情总是更好。
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在婚变消息传出前,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就像童话般美满幸福。埃隆·马斯克在被问及经营特斯拉对其个人心理的影响时曾潸然泪下:“为此我确实付出了很多,几乎没有时间与孩子相处。”
只对自己的痛苦敏感却看不到他人的痛苦,很容易认为别人能力超群而自己不行。我们越是渲染成功人士具有什么超能力,其他人就越会对他们的成功望而却步:“我永远都做不到。”
如果人们明白,他们所崇拜的成功人士不过是正确把握机会的普通人,他们可能会愿意尝试一下。
13、坚持长期主义是很困难的事长期主义信奉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大部分人都知道,无论在投资、职场还是在人际关系中,只要是存在复利效应的领域,秉承长期主义都是正确的策略。
但是,说出一句“我要做长远打算”,有点儿像站在珠穆朗玛峰脚下,指着山顶说“那是我心之所向”。听起来不错,但真正的考验在后头。
秉承长期主义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难,正因如此,真正的长期主义比人们想象的更有益处。
任何有价值的事物都需要付出代价,然而代价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长期主义所需付出的代价,如必要的技能、稳定的心态等,很容易被低估。而且,长期主义经常被简单地概括为“要更有耐心”之类的话,这解释不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能践行长期主义。
若想有效践行长期主义,你必须明白以下几点。
长期由诸多你必须经历的短期组成。
只有你坚持长期主义还远远不够,你的合作伙伴、同事、伴侣、朋友也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耐心坚守不是固执己见。
长期主义强调时间跨度,更强调灵活变通。
14、挑战难题没有附加分人类行为中有一个奇怪现象:轻视简单有效的事,偏爱复杂低效的事。
约翰·里德在其《走向成功》(Succeeding ) 一书中写道:
当你刚开始研究一个领域时,你感觉有无数的东西需要记。其实并非如此。你要做的是识别能够统领这个领域的核心法则——通常是 3~12 条。当初你认为必须记住的数百万件事,只是核心原则的不同组合。
这一点至关重要。比如,在理财方面量入为出,把结余存起来,并保持耐心,这大概总结了 90% 你对理财所需的认知。但是大学里教什么呢?教如何为衍生品定价并计算净现值。
再比如,健康方面最基础的事情是保证 8 小时充足睡眠,多运动,吃天然食品,饮食适量。但是受大众追捧的是什么呢?各式各样的营养品、养生妙招和药片。
为什么本来可以简单明了的事,却偏要追求冗长复杂?
因为追求复杂性让人宽慰心安并拥有掌控感,而简单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无所知。复杂到难以理解,会显得高深莫测。简单做事像悠闲散步,复杂做事像跑智力马拉松。
简单做事的问题在于,你没怎么费脑力,所以你感觉脑力没有得到锻炼。由此,大家便倾向于选择艰苦的学习方式,就好像大脑得到了锻炼,自己得到了所有预设的好处。
但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和斯蒂芬·霍金能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授数学,并不是因为他们降低了难度,而是他们懂得如何简单表达。
有效的经验法则并不是回避复杂,而是把很难理解的事情简化为可以理解的内容。
挑战难题没有附加分,这个道理适用于所有领域。如果舍易求难,舍简求繁,你会适得其反。
企业家兼投资人纳瓦尔曾说过:“如果有 1000 个平行世界,你会巴不得在其中的 999 个里面都能发财。你不想凭借运气只在其中的50 个里面发财,所以我们要把运气因素排除在外⋯⋯如果有 1000 种选择,我希望在其中的 999 个选择中都能取得成功!”
那么,如果有 1000 个平行世界,是什么样的普遍真理适用于每个平行世界呢?
这正是豪泽尔在自己的新书《一如既往》中想和读者分享的内容。
《金钱心理学》作者摩根·豪泽尔全新作品
关于金钱、生活、叙事、野心与满足感的永恒智慧
罗永浩、朱宁、万维钢、脱不花等诚挚推荐
定价:69.00 元
书号:ISBN 978-7-5217-6422-2
作者:[美]摩根·豪泽尔 著
出版时间:2024-4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想看清未来,但无论在金融投资、商业、经济,还是政治、社会学等领域,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承认世界永远变化,未知无法预测。但千百年来,人类的行为一如既往,永恒不变。
人类一如既往地深陷贪婪和恐惧之中难以自拔;
人类一如既往地被风险、嫉妒、身份认同等问题困扰;
人类一如既往地寻求根本不存在的确定性;
人类一如既往地追寻幸福生活的秘诀。
恰恰是那些永恒不变的人类行为,蕴含着最深刻的历史经验,因为它们能够预示每个人的未来。
无论你的身份、年龄或财富状况如何,你都能够从这些人类行为中吸取一些永恒的经验教训,并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