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江阴一男子弥留之际,一直用手指着床底,妻子在床下一阵摸索,竟找出了一个旧木盒!可打开木盒之后,里面竟然空空如也,气愤的妻子拿起木盒就摔,没想到却掉出了一个金灿灿的发簪! 在江苏江阴市夏港镇的郊区,生活着一位名叫老马的农民。他的家境并不富裕,而且自幼体弱多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适婚年龄的他,因健康和经济条件的双重困扰,长时间未能找到人生伴侣。 一次经朋友介绍,他遇到了后来的妻子——一位温柔而体贴的女性。两人不久后结为连理,尽管家境贫寒,老马的妻子却始终不离不弃,对他细心照顾。这份简单而质朴的幸福,使得他们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温馨和甜蜜。 可是,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老马的健康状况始终未见好转,即便是妻子无微不至的照料,也难以挽回他逐渐衰弱的身体。45岁那年,一场疾病彻底击垮了他,自此便卧床不起。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老马紧握着妻子的手,眼里充满了不舍。他们的婚姻虽然未能持续太久,但他深知自己的离去会给深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留下无尽的思念和痛楚。妻子泪眼婆娑,紧紧握着他的手,不愿放手。 就在这紧要关头,老马突然挣脱妻子的手,眼神坚定地指向床下。这一异常举动让妻子意识到,那里隐藏着老马未曾提及的秘密。在老马最后的力量指引下,妻子发现了藏在床下的一个老旧木盒子。 得知妻子找到了这个木盒,老马终于安心地闭上了眼睛,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妻子的心中充满了悲痛,泪流不止。 在那一刻,她无暇打开木盒查看里面的秘密,只是机械地将其收好,沉浸在对丈夫的无尽思念中。 在老马辞世后的日子里,一切似乎都沉浸在无尽的寂静中。葬礼结束,世界仿佛停止了转动,留给他的妻子无限的回忆和深深的思念。 一天,坐在床头的她,思绪万千,忽然想起老马临终前留给她的那个木盒子。她急忙找出这个盒子,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感情,希望能从中找到老马留给她的最后信息。 然而,当她打开木盒时,却发现里面空无一物,这让她既困惑又失望。反复检查了几次,仍旧一无所获,她不禁怀疑,这是否是老马生前的一个玩笑。 情绪复杂的她,一时无法抑制心中的郁闷和怒气,便将木盒摔向地面。 盒子破碎的瞬间,一声细微的“咚”声引起了她的注意。在碎片中,她发现了一个黄灿灿的物体——一支金光闪闪的莲花金簪。原来,木盒内部设有一个隐秘的夹层,而这支金簪就是从那夹层中掉落出来的。 这支金簪工艺精湛,莲花瓣、荷叶、莲蓬的设计既真实又充满美感,显示出它的非凡价值。 妻子的心情由怒转喜,她意识到这支金簪肯定是老马深思熟虑后留给她的珍贵遗物。 思绪万千之间,她的眼泪再次滑落。她本想将这份遗物珍藏,作为对老马的纪念。但现实的困境迫使她做出决定。 她带着金簪,带着沉重的心情,前往县城一家规模较大的金店,希望能将它换成钱。 然而,面对金店员工的质疑,没有证据证明簪子的来历,她百口莫辩。手中的金簪虽珍贵,但无法证明其来源和真实性,她的解释和乞求似乎都无法打动店员。 再长久的劝说下,店员好似被说动了,老马的妻子站在金店里,面对店员提出的1000元回收金簪的提议,她几乎要答应下来。毕竟,对于她而言,这笔钱意味着暂时的缓解家庭的贫困。 然而,就在交易即将完成之际,一个意外的声音打断了这一切——一个小男孩的急切呼喊。 小男孩提醒说这金簪是个古董,价值远不止店员所出的价钱,甚至还提到了捐献给文物局可能会有更高的奖励。 这突如其来的信息,加上金店服务员随即变化的态度,让老马的妻子意识到这金簪的真正价值可能远超她的想象,刚刚店员是在演戏,为了低价收购簪子。她立刻收回金簪,决定退出店门。 在内心经过激烈的斗争和考虑后,她决定将金簪拿到文物局一探究竟。 文物局的专家对这金簪的兴趣,远超老马妻子的预期。专家们对金簪的细节、制作技艺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评估,确认这是一件南宋时期的珍贵文物——莲藕金簪,不仅历史价值非凡,更是工艺美术上的珍品。 金簪的每一细节,都显示出了当时金器制造技术的精湛。专家们对她的主动上交表示赞赏,并鉴于她的家庭困境,文物局决定给予她6000元的现金奖励,同时将这件文物永久收藏于江阴市博物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