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纯属吹牛了!近日,美国财长耶伦称,访华时要当面警告中国,你们的东西太便宜了,廉价商品充斥美国市场,搞垮本土企业。
最近美国媒体频频放出美国财长耶伦将于今年4月再次访华的消息,尽管中美双方都没有证实这一行程和有关会晤安排,但耶伦已经迫不及待给自己造势,安排起了工作。
当地时间3月27日,耶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打算在访华时,就中方对国内清洁能源产业的补贴政策表达不满,并对此所产生的所谓负面影响向中方发出警告,施压中方做出改变。
她信誓旦旦地宣称,“我打算与中方讨论这些问题,并确保中方了解到廉价商品充斥美国市场正对美国及我们的亲密盟友产生不良影响。”
一直以来,中国凭借强大的生产服务能力,持续向全世界输出物美价廉的商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通胀的上涨速度和幅度,充当着全球通胀“稳定器”和“减速器”的角色。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展所长,通力合作,是较为理想的国际化分工。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1世纪头十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向全球市场源源不断供应质优价廉的商品,美国和它的亲密盟友占据产业链上游,攫取最高额利润,中国承接中低端产业,窝在产业链中下游,安心制造赚辛苦钱,用商品换美元,在美国人看来这是最完美的国际分工。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120多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6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出口国,我们不甘心久居人下,在稳定输出廉价商品的同时,必然要向产业链上游稳步推进,领略一下高处的风景。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工业基础雄厚,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国家,我们的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当中国开始发力向上突破,掌握核心技术的时候,迸发出的工业潜力足以让欧美国家感到震撼,到中国制造在一些领域弯道超车的时候,他们还很不适应,仍然用老眼光看人,把自家企业竞争力下降的锅甩给我们,试图用霸凌胁迫的方式让我们服软低头。
中国无意超越美国,也没想过挑战谁、取代谁,我们不搞大国竞争,更反对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发展中美关系,希望美国能和我们相向而行,少一些挑衅,多一些理解,求大同,存小异,共同推动中美各层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