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开国上将,曾任沈阳军区和北京军区司令,官至副国级。毛主席逝世后,他因为坚决支持“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而被免除职务。 陈锡联将军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战将领,曾经打过很多漂亮的胜仗,因为骁勇善战,陈锡联还被战士们亲切的称为“小钢炮”。 要说起“小钢炮”这个外号,还要从“夜袭阳明堡”这场传奇的战争开始说起。 1931年3月9日,还是“新兵蛋子”的陈锡联接到任务,要他们的队伍打下双桥镇。 这场战争不好打,对手是反动军阀岳维峻的第13师,他们作战经验非常丰富,而且战斗物资也很丰富,我们的综合实力实在是比不过13师。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军心未定的时候,小兵陈锡联主动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当“急先锋”。 战争很快就开始了,敌人的炮火攻得非常的猛,但是陈锡联和战友们就像是有着千万斤的力气,不断地往前冲。 就在这个时候,附近突然打来了一枚山炮,扛旗的同志被山炮打中,我们的旗帜被打在地上。 这个时候,陈锡联不顾危险,冲到了山炮爆炸的地方,捡起了掉落的旗帜,然后将它高高的举起。 陈锡联这个举动虽然很小,但是却在这场战斗中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激励了其他的战士。最终,我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在会议结束之后,上级点名表扬了陈锡联,说别看陈锡联个头瘦瘦小小的,但是打起仗来,那就像是一门“小钢炮”,从此,“小钢炮”这个外号不胫而走。 久而久之,连毛主席都知道了部队里有一个叫做“小钢炮”的陈锡联。 除了这场战争以外,陈锡联的“夜袭飞机场”也打得敌人非常的痛快,1937年10月的中旬,陈锡联接到任务要开展游击战,战争一开始,陈锡联就气得不得了,因为日本人的飞机一直在他头上盘旋,而陈锡联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 陈锡联突然想到,有没有可能附近有敌人的飞机场? 在向老乡打听过之后,陈锡联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最终,陈锡联亲自带士兵去现场侦查,并且制定了一套偷袭日本兵飞机场的计划。 终于等到了合适的时机,陈锡联和战士们主打一个“出其不意”,最终,不到一个小时,日本人停在飞机场的飞机全部都被陈锡联和战士们打成了废铜烂铁,并且打死、打伤了一百多个日本兵。 新中国建国之后,基于内忧外患的大背景,领导人决定组建一支国防强军,那么谁能够胜任炮兵的领导职务呢?这个问题摆到了中央领导人的面前,大家都拿不定主意,最后毛主席拍板,让“小钢炮”陈锡联来领导炮兵,这不是刚刚好合适吗? 陈锡联知道毛主席这么信任自己,心里又高兴又忐忑,他之前没有带过炮兵,很怕没能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陈锡联曾经的上级刘伯承、邓小平安慰他,让他加强学习,只要肯学,没有什么学不会的。 没过多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这时候陈锡联的炮兵变得更加的重要,为了能够让手下的士兵尽快的掌握作为炮兵的技术,他专门组建了八个训练基地,只为了加强士兵的技能。 在陈锡联的指导和所有炮兵的努力下,我们的炮军队伍很快就被训练成了一支敢战善战的“铁军”! 信息来源: 【1】 光明日报《陈锡联同志生平》 -06/22/GB/18095%5EGM8-2209.HTM 【2】共产党员网《“两个凡是”错误方针》 【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小钢炮”陈锡联传奇人生》 -27614298.html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