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如果说明朝有遗憾的话,那肯定就是太子朱标的英年早逝了,他可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

如果说明朝有遗憾的话,那肯定就是太子朱标的英年早逝了,他可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也是朱元璋集万千宠爱和万千期待于一身的嫡长子,他的逝世怎么不算是一种遗憾呢? 朱标,是马皇后所生,从小作为继承人来培养,他是朱元璋第一个孩子,据说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正在外打仗,得知长子出生后他兴奋地晚上睡不着觉,还跑到一座山上去刻了几个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在朱元璋还是吴王时,他便立朱标为世子,虽然朱元璋自己学问不多,但对儿子的培养煞费苦心,请私教、兴趣班,一个不落下,他教育朱标要关注民生,了解民间疾苦,让他知道打天下的不容易。 朱标13岁时便被朱元璋立为太子,徐达和李善长兼领东宫,辅导太子,帝王之道,礼乐之教,民间之事,无一不学。 就是朱元璋给朱标配置的师资力量在历朝历代的太子中都是顶尖的了,朱标的老师是名儒宋濂,他跟着宋濂学习儒学经典,经常视察民情,了解民间疾苦,当然朱标也从未让大家失望。 他温文儒雅,慈仁殷勤,对弟弟们也是友爱呵护,假如弟弟们犯错,他便会替弟弟们求了不少情,在诸王中威望很高,兄弟姐妹们无一人不信服的。 按照朱元璋对朱标的宠爱程度,朱标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和纨绔子弟,要不然就是篡位,可是朱标他聪慧仁爱,父母、弟弟、大臣们,无不对他称赞,可以说是根正苗红。 朱标16岁与常遇春之女常氏成婚,3年后长子朱雄英出生,朱元璋对这个嫡长孙也过分的看重,或许是因为爱屋及乌吧,直接把他当做了继承人培养。 可以朱雄英只活了8年,这对于朱元璋的打击也不小,在朱标22岁时,他的侧室吕氏所生次子朱允炆出生,这一年,朱元璋开始让朱标,监国治政,学习如何处理政务,学习如何与大臣交际,朱标一时之间成为了除朱元璋之外权力第二的人。 朱元璋生性多疑,但是非常信任自己这个儿子,他给了朱标实权,也没有猜忌他,而且还把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能臣良将给了他。 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对他的期待,他在监国期间不管是处理政务也好,还是处理人际关系也好,他都做得非常好,他可是朝堂内外好人缘。 他性格仁爱,但不是软弱,具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够把明初四大案中的三大案给办好,并且还能落下个好名声,足以证明朱标这个人的能力很不一般。 而朱标之所以得朱元璋喜爱,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嫡长子,更因为他是自己最爱的女人马皇后所生的,这就是爱屋及乌吧。 所以朱标在朱元璋的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发妻马皇后去世以后,他变成了唯一一个能劝动朱元璋的人了,在这一众皇子中都是独一份的,可见朱标在朱元璋的心中地位有多高。 36岁那年,朱标巡视陕西,顺便调查多次犯错的混账秦王二弟朱樉,回来的路上朱标感染风寒,但还是替秦王说情调解,朱元璋这才放了朱樉回西安。 然而,历史的车轮无情地向前推进,1395年,皇太子朱标因为感染了怪病去世,八月葬孝陵东侧,即明东陵,谥“懿文太子”。 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太子,崇祯十七年五月,朱由崧复称其孝康皇帝,《明史》亦称孝康皇帝。 朱标的去世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最终,明太祖朱元璋晚年无心问政,郁郁而终。 假设朱标没有死,那么或许他会成为一代明君带领着大明走向另外一个方向,也许明朝的寿命会更长一些,而朱棣或许也不会造反,他会成为朱标手上一把好用的刀,帮他征服北方。 可惜没有如果,历史并没有假设,朱标的死确实是一种遗憾,于朱元璋是一种遗憾,于当时大明王朝的百姓来说也是一种遗憾。 #MCN首发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