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张发奎愤怒地仰天长叹:“我要是不杀他,就太对不起你们了”。后来,张发奎的话传到了何应钦耳朵里,何应钦便想动歪心思,但失败了。此后两人彻底结下了梁子。 在国军的体系里,不仅派系林立,关系户也非常多。很多人一旦当官了,便赶忙给自己的亲戚安排上工作,何应钦便是如此。 何应钦虽然一生虽然无儿无女,但却有侄子。因为何应钦是混迹于部队中,在部队中,有一个派系就叫何应钦系,因此,何应钦也将自己的亲属安排进部队里。 何应钦有一个侄子,便是在张发奎的部队里任职。 1941年,第四战区迁到了广西,于是张发奎也跟着到广西任职。在张发奎的部队里,有一名姓何的中校,此人便是何应钦的侄子。何中校当时的工作是武器库房的负责人。 部队到了广西后,张发奎便就地组织部队训练。广西地区多山,山洞非常多。为了避免日军的空袭,张发奎便组织部队,将全部的弹药搬到山洞里,并将山洞定为武器库房。 之后,张发奎便派几名士兵负责看守,并任命何中校为负责人。对于这个何中校,张发奎是知道的。知道他是何应钦的侄子,他在部队里名声并不好,之前惹出过不少麻烦来,但都被何应钦给压下来了。 张发奎知道何中校不是个好兵,为此便特地任命他看管仓库。一来是不想让他将坏的风气影响给即将参战的士兵,二来是给他份闲差,在何应钦那边也好过得去。 在发布任命之前,张发奎还得地对何中校交代:“武器是士兵的生命,看管库房任务中,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何中校听得很不耐烦,冷冷地回到:“长官放心,我一定守护好库房里的武器!尽心尽责!” 但是何中校没过几天,就忘了自己说过的话了。和很多的高官子弟一样,何中校沉也迷于酒色和赌博。之前他就多次因为喝酒误事,本应受处罚的,但都被何应钦压下来了。所以仗着何应钦撑腰,他始终不管不顾,完全不长教训。 在担任武器仓库负责人期间,他一点也不上心,下属多次提出库房有隐患,需要整改,可何中校一点也不在意,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 最终隐患问题发生了。一场大雨,因为山洞内排水不利,很多的武器被水浸泡了。得知武器受损,张发奎非常的生气,痛骂何中校:“让你看管个库房都看管不好,你还留在我部队何用!” 一听到张发奎要惩罚自己,何中校怕了,赶忙求情:“长官,我疏忽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不会再犯了,一定做好本职工作!” 在何中校的哀求下,张发奎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 但是何中校在走出长官部大门后,又把张发奎的训斥和自己的承诺抛之脑后了,继续没日没夜的喝酒打牌。 几天后,武器仓库发生了大爆炸。原来之前的雨水冲刷,让库房产生了更大的安全隐患。可何中校根本没派人视察库房,所以没发现,最终发生了大爆炸。 听到爆炸声后,张发奎便赶忙赶到现场。看到现场十几名士兵被炸死,张发奎怒骂道:“何中校在哪里!”。一旁的下属回到:“刚刚我去打听了,他昨晚喝醉了,现在还没醒过来!” 一听到这样的结果,张发奎更怒了,仰天长叹:“我要是不杀他,就太对不起你们了”。之后,他便命人将何中校给捉了起来。 第二天,何中校被捉的事传到了何应钦那里,他赶忙开启自己的微操盘操作,立马签署一道命令:将何中校押往重庆候审! 作为在政府混迹多年,张发奎当然知道何应钦的把戏,表面上押送重庆,实则是给自己的侄子开脱。 所以当他看到何应钦的电报后,不禁大骂道:“你侄子的命是命,难道我士兵的命就不是命吗,他这罪过,我枪毙他十次都不为过!” 说完,他便叫士兵直接枪毙何中校了。之后,他又交代秘书回复何应钦:“收电之时,何中校已被执行枪决,无法押送重庆!” 何应钦收到电报后,气炸了。之后,两人便正式结下了梁子。 不得不说,张发奎为了军法,不惜得罪何应钦,真的是个正直的军人。军令如山,军法无情,张发奎能做到不顾人情,这一点真的非常值得敬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