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弥留之际的邓稼先突然提出一个愿望,想要再去看一次天安门,轿车即将驶过天安门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邓稼先突然问一旁的妻子:“你说,30年以后还会有人记得我吗?”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得邓稼先的贡献。 作为中国核武器的奠基者,邓稼先带领着有志青年创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让一些虎视眈眈的国家彻底不敢轻视我们。 而邓稼先为此付出的,则几乎是全部。 邓稼先和杨振宁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的父辈就认识,两个人的友情从小的时候就奠定了基础。 在邓稼先小的时候,邓稼先的父亲就叮嘱他,以后千万不要学文科,要学科学,只有学科学才能够救祖国。 邓稼先将这句话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邓稼先在考上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之后,和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本科毕业之后,邓稼先进入了美国普渡大学学习,之后又开始攻读博士,因为年龄很小,在美国人眼中,邓稼先还有一个外号,叫做“娃娃博士”。 虽然身在美国,但是邓稼先却一直关心着祖国的发展,在完成了学业之后,邓稼先放弃了在美国优渥的生活和工作,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国建设祖国。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邓稼先响应号召,接下“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的任务,从此,“邓稼先”这个名字就消失在大众的视野当中。 从零开始,谈何容易?邓稼先自知自己身上任务艰巨,但是核武器研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时候没有思路的邓稼先就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听音乐,而当时邓稼先最喜欢听的歌就是《命运交响曲》。 有文章说,他人对邓稼先最大的误解,就是他抛下妻子几十年的误会。 邓稼先是个典型的“学术男”,虽然脑袋聪明,但是嘴巴笨,所以每次有特殊任务的时候,邓稼先索性什么都不说,为了不让妻子起疑心,他每次都坐公车多坐几站,然后再坐回来。 为了不让同事们“说漏嘴”,邓稼先还专门交代了同事们,如果妻子问起,那就说大家都是到这里办事的,千万不要说出真实情况。 在我国成功发射氢弹和原子弹之后,邓稼先也成为了我们祖国的英雄,那么,英雄为我们国家做了那么多的贡献,他到底拿到了多少的奖金呢? 不止一个人曾经问过邓稼先这个问题,每次邓稼先和妻子都像事前说好了一样,都是笑而不答。 直到有一次,邓稼先的老朋友杨振宁从国外回来看邓稼先,杨振宁也问了邓稼先这个问题,这次邓稼先回答了,他说,十元,不对,是两个十元,研发氢弹得了十元,研发原子弹得了十元。 杨振宁自然是不相信的,但是邓稼先的妻子却认真的告诉杨振宁,他(邓稼先)说的是真的。 自从1980年以后,邓稼先的身体开始不断地走下坡路,医生要求邓稼先以身体为重,先将核武器的事业放一放,但是邓稼先却不答应,明面上邓稼先不在医生面前研究核武器工作,但是等到医生一走,邓稼先又开始在病床上写写算算。 在那期间,邓稼先罕见的和杨振宁拍了一张合照,两人的年龄差不多,但是邓稼先却非常的憔悴,仔细看这张照片,还能看到邓稼先嘴角的血迹。 在邓稼先逝世之后,他的学生朋友都非常的悲痛,而在他生命中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竟然还是在关心我们国家的发展! 信息来源: 1.北京日报《30年后,人们会记住我们吗?会!永远铭记!》 -07-29/detail-imzeianx5438468.d.html?vt=4&cid=76524&node_id=76524 2.澎湃新闻《“30年后,人们会记住我们吗?”记住!他是邓稼先!》 3.科学网《邓稼先逝世30周年:还原真实 才是最深的怀念》 4.澎湃新闻《此为真国士:血流而尽,他临终最后一句话振奋中华!》 #MCN首发激励计划#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