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美国一位工程师花300美元买了一个大坑,并投入60万开采,却一无所获,惨遭嘲笑。然而他死后,这坑竟价值千亿。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亚利桑那州的荒凉沙漠中,丹尼尔·巴林杰这位矿藏工程师遇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地貌——一个巨大的环形坑洞,恰如地表上的神秘大锅。 坑洞深度无法测量,边缘倾斜,透露出大自然的神秘气息,这里四周荒芜寂静,唯有微风轻拂或远处的动物声响偶尔打破平静,传统观点认其为久已尘封的火山口,但巴林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这是个陨石坑。 他认为,其非火山喷发所致,而应归因于巨大陨石撞击地球,尽管这一观点与当时科学界的主流认知相悖,陨石坑被视为火山喷发的结果,但巴林杰却坚信其推理,随后他与商业伙伴霍辛格联手,收购坑洞及周遭土地,决议揭晓其中之秘。 他们声称要对矿藏资源进行探索,实际却是在暗中寻找陨石坑存在的证据,他们计划在找到充分证据时公布这一发现,巴林杰依靠直觉,夜以继日地驻扎于坑洞,搜寻线索。 他详细观察地形、岩石特点,力求找出陨石撞击的痕迹,他采集岩石样本,期待能找出陨石成分,虽然他根据这些发现撰写的论文《大坑是陨石坑》被同行嘲笑为荒谬且缺乏科学支持,但巴林杰仍然没有退缩,反而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巴林杰的资金逐渐枯竭,家人也劝告他,认为他应该放弃这一看似无望的探索,经过多年的努力,巴林杰仍未找到任何实质性证据,他花费的所有资金都已经耗尽,家人的劝告以及嘲笑和质疑都没能动摇他的信念。 直到1929年,巴林杰带着遗憾离世,但他的陨石坑理论一直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四十年后,地质学家舒梅克接手了对陨石坑的研究,他早已在该领域成为了知名权威,对陨石撞击痕迹有深刻理解和独特研究。 他不仅做理论分析,还进行实地勘探,对陨石坑进行全面研究,在对陨石坑的仔细观察中,舒梅克发现坑底散布着两种异常矿物质——斯石英和柯石英,此两种物质只可能在极度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而这种环境只有陨石撞击地球时才会出现。 这一发现让他坚信,这个巨大的坑洞就是由一次陨石撞击事件造成,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舒梅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计算,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这个陷坑确实是由于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他的研究成果一经发表,立刻在地质学界引起了轰动,许多学者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舒梅克的理论为陨石撞击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随着陨石坑身份的确认,巴林杰的理论终获证实。 这位在四十年前就提出了陨石撞击说的科学家,虽然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但他的远见卓识最终还是得到了证明,为了纪念这位先驱者的辛勤探索,这座宏伟的地理奇观被正式命名为“巴林杰陨石坑”。 巴林杰陨石坑由此成为地质学界和旅游胜地的耀眼明星,成千上万的游客纷至沓来,他们渴望亲眼目睹这个自然奇观,感受宇宙的力量,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门票收入水涨船高,巴林杰家族也因此获得了巨额财富,成为了亿万富翁之列。 尽管巴林杰生前未能亲眼见证自己的发现被认可,但他为家人留下了无价的遗产,陨石坑的旅游价值和附近的银矿开采,支撑着巴林杰家族的繁荣发展,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传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寻和学习。 更重要的是,巴林杰的坚持不懈和求真精神,激励着后世的科学家,即使面对质疑和挫折,信念与执着的力量足以拨云见日,发现真理的光芒。#MCN首发激励计划# 信息来源: [1]《美国之旅札记:巴林杰陨石坑的蕴意》——沈建林(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2]百度百科——丹尼尔·巴林杰 [3]矿道网——《美国之旅札记:巴林杰陨石坑的蕴意》-htm-itemid-106236.html